- 索 引 号:370402/2025-01103
- 主题分类:健康科普与医保知识
- 发布机构: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4月28日
- 标 题:【健康科普】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病防治法》宣传
- 效力状态:有效
【健康科普】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职业病防治法》宣传
关爱劳动者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每一位劳动者都是我们社会建设的一份子,每一位劳动者也都需要被关爱、被保护。

职业病的定义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种类
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等。(注:2025年8月1日,将实行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即12大类135种,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职业病的危害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中,职业危害因素包含6大类:
1.化学因素:375种
2.粉尘:52种
3.物理因素:15种
4.放射因素:8种
5.生物因素:6种
6.其他因素:3种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矽尘、苯、铅及其化合物、噪声和高温等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到劳动者的方方面面。
如何防治职业病
提高职业健康意识
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改善工作环境
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改善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
职业健康监护
用人单位应组织劳动者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
遵守操作规程
劳动者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
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防护措施。
法律保护
劳动者应了解并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的权利,如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监管执法
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执法。
落实责任
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个人的责任,合力推进职业健康工作。
关注心理健康
今年的宣传周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问题在职业人群中越来越普遍,长期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环境不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建立支持系统:单位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

改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工作压力。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