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0634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统计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2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2年02月28日
  • 标  题:市中区统计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统计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1,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工作。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成效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提升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能力和水平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一规划两纲要”文件精神。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动统计法治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做好各项执法监督工作的有力举措,为推进统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明确年度法治建设的基本要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做好重大专项工作的法治建设工作。在落实国家统计局督察山东省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情况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坚持统计工作的正确方向,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进一步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发挥统计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二是根据省、市统计局关于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台账填报工作的相关要求,按季度整理《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台账》,定期报送市统计局。截至目前,暂未发现违规干预行为。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主职主责抓牢抓实抓出成效,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全局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重大工作、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全年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建设2次,研究解决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等有关重大问题,确保决策民主科学。二是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党组成员具体分管法制建设工作,构建了上下联动,横到边、纵到底的法制建设体系。三是带头学法用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意见》《办法》《规定》)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四是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进一步规范统计行政行为。

(二)健全制度规范,明确法治政府职能权限。持续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统计工作相关制度规定,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一是印发了《市中区统计局数据质量预警防控办法(试行)》《市中区统计局统计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制度(试行)》《市中区统计局关于直接核查处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等十余项统计规章制度,以制度管数据,夯实统计数据质量。二是规范统计执法检查,重新修订了《枣庄市市中区统计执法检查现场检查笔录》《检查对象有关情况表》等执法检查文书5项,以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夯实依法统计、科学统计的制度基础。

(三)狠抓教育培训,提升法治思维和行政能力。创新培训形式,利用学习培训、专题会议、调研检查等时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学习培训,不断提升统计人员的法治思维和行政能力。一是多次在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经济运行分析会等会议上专题汇报近期各项指标进展情况陪同区主要领导对各镇街开展调研,围绕统计法治宣传、升规纳统、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辅导,压实统计工作责任。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学习《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文件选编》,全年有8个镇街16个区直单位集中学习统计法律法规35二是积极推进统计法进党校5份,局主要负责同志走进区委党校为全区新提拔年轻科级干部特训班学员做了统计专题报告,引导年轻干部了解、遵守统计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统计法治环境。三是运用集中和自学相结合方式,组织全员学习《意见》《办法》《规定》《统计执法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提高全局人员依法统计的自觉性。四是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提升学法用法效果。印发《市中区统计局2021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及普法责任清单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及时间节点做好普法工作,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统计法律法规教育6,培训200余人次。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和钉钉等学习平台开展网络专题培训,共组织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网络学习1次,“中国普法”在线考试2次,枣庄市“两述两考”学法用法普法考试1五是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月活动。12月,区统计局以统计法宣传日为契机,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分别于兴安街和荣华里社区设置统计法治宣传站点,开展《宪法》《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共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依法统计环境。

(四)推进依法统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按照公正、公开、文明、规范的要求,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统计执法检查。按照《市中区统计局2021年统计执法工作计划》2021年统计执法监督工作要点》如期完成对我区22家企业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12月按照区政府要求完成对我区一家工业企业的“双随机、一公开”统计执法工作检查,并对卷宗进行整理、归档,上传执法结果,总结执法经验。配合市局完成对我区一家服务业企业执法检查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统计执法任务,未发现违反统计法及相关法律的行为,未发生一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投诉事件。二是如期完成山东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执法信息的录入维护工作,并对行政权力动态管理系统行政处罚事项、行使依据、执法流程、自由裁量标准等要素进行了维护。三是扎实开展数据核查。积极主动配合省四进攻坚工作组、全市一套表调查单位数据质量核查工作专班对我区一套表调查单位的真实性和基础信息准确性、投资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全面核查,核查四上企业与投资项目合计近400家(个)。认真开展专业数据核查今年以来累计核查企业及项目128次,核查贸易业企业、服务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筑业企业、劳动工资等360家(个)。

落实监督责任,当好法治建设监督员严格履行统计监督职责,将村(居)负责同志纳入统计监督范围,在今年全区村(居)两委换届过程中,对35672名候选人进行审核,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不稳定,对统计业务、统计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二是统计执法监督力量严重不足。受公务员身份才有执法资格的限制,目前全局仅有一人持有国家统计执法资格证,统计执法监督力量薄弱,严重制约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开展。三是执法过程中调查取证难。受社会诚信体系和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加之多数统计人员没有财务实际工作经验,执法中难以获取企业违反《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的真凭实据。四是统计法治宣传教育还不到位。部分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法治观念淡薄,对《统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缺乏足够认识,依法报送统计资料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待提高,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较差。

三、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

2022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及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确保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统计法治氛围。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加强统计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全区统计系统干部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的统计法治宣传,引导调查对象支持配合统计工作,实事求是报送统计数据。

(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统计检查执法基础。积极组织全区统计人员参加国家统计执法资格证考试,配足配强统计执法人员,确保统计执法力量与统计法治工作任务相适应。多途径多方式提升执法骨干人员专业素养,确保执法人员均能熟练掌握统计执法流程和操作规范,为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依法依规统计,强化统计执法监督力度。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建立健全各项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大统计执法力度,认真开展重点检查、统计巡查、稽查核查、双随机执法检查,严格依法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违纪行为,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保驾护航。认真执行重大统计违法违纪案件备案制度,加大对典型违法案例的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作用,营造依法治统、依法统计工作氛围。

(四)强化信用管理,加快统计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统计信用管理办法》《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加快构建统计守信激励和统计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统计信用信息、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信息认定、公示制度,依法依规对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和统计从业人员进行公示,并纳入部门联合惩戒,全面推进依法统计、诚信统计,加快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