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18-01244
  • 主题分类: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统计局
  • 成文时间:2017年10月06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7年10月06日
  • 标  题:市中区2016年统计公报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2016年统计公报

市中区201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中区统计局


2016年,在市中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执政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实体经济发展、城乡基础设施改造、城乡环境提升三大攻坚战为突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上级统计部门核定,全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24.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6.5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97.51亿元、增长7.5%。实现人均生产总值44390元、可比价增长10.9%,按年均汇率折算为6682.9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4.651.943.5,三产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一产占比提高0.1个百分点、二产占比回落1.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不断膨胀。全区民营经济总户数已发展到6.64万户、增长11.2 %。其中:民营企业13025家、增长18.5%,个体工商户达到5.34万户、增长9.5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3.93万人、增长14.9%;注册资金331.07亿元、增长45.3%;实缴税金15.40亿元、下降12.6%,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为53.6%

社会用电平稳增长。辖区内全社会用电量23.7亿千瓦时、增长6.6%,增幅比上年升高19.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17.2亿千瓦时、增长5.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37亿千万时、增长15.9%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区新增城镇就业879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广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活动,先后举办了各类技能培训班86期,培训各类人员4391人,先后举办12期创业培训班,创业培训人员520人,全年帮助161名大学生成功创业。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01.8%,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

1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标名称

2016年

一、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7


1、食品烟酒

101.5

2、衣着

100.9

3、居住

102.8

4、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2

5、交通和通信

99.2

6、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3

7、医疗保健

104.8

8、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5


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100.1

三、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101.8

四、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

99.1

五、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99.0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完成农业产值20.1亿元、增长4.5%,结构比例为56.8:2.2:38.2:2.8,粮经播种面积比例为70.3129.69,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33.7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植面积23.76万亩,粮食总产量6.75万吨、下降2.2%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管道灌溉10万亩,6.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到54家、76家,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5.3%。国家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44个,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2: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产 量

增长%

粮食

万吨

6.75

-2.2

油料

万吨

1.06

3.7

蔬菜

万吨

15.47

2.3

瓜类

万吨

0.2

0.2

水果

万吨

0.95

-8.1

生猪出栏

万头

17.3

0.5



牛出栏

4428

-34.4

羊出栏

万只

2.98

-8.4

家禽出栏

万只

829.9

-26.2

肉类

万吨

2.42

-13.9

禽蛋

万吨

1.72

6.2

奶类

3564.2

-7.2

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全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7.87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7.66千公顷,同比增加0.67千公顷。农用机械总动力23.48万千瓦,拥有拖拉机554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687台、增长11.9%,联合收获机1199台、增长8.5%,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4.26万吨、增长1.4%,化肥使用量(折纯)6958吨、下降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9家,新增4家,工业增加值增长6.4%,其中:轻工业增长4%、重工业增长8.2%。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8.2:61.8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2016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总数达到15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范围的企业达到52家。2016年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44.95亿元,同比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8.6%,比年初增加3.3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95.96亿元、增长6.2%,利税38.72亿元、下降3.6%,利润25.59亿元、增长1.9%

支柱行业不断壮大。建材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机械机床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4%3.8%6.7%12.1%43.2%,食品医药工业增加值下降6.7%,分别占全部规上工业12.7%25.8%9.7%10.9%1.2%6.2%,六大行业合计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6.5%

建筑业发展趋缓。全区有资质建筑企业54家,施工面积329.5万平方米、比同期下降12.7%,竣工房屋面积156.5万平方米、下降7.6%,完成建筑业产值52.2亿元、增长3.6%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品产量

同比增长

万米

8125.7

-2.8

服装

亿件

7.5

2.5

原煤

万吨

87.2

-28.4

水泥

万吨

481.0

0.4

水泥熟料

万吨

416.4

5.5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8.9

35.6

万吨

3.5

-21.4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255.3

18.3

铁精矿粉

万吨

120.2

-4.7

纸箱

万吨

4.0

3.6

自来水生产量

万立方米

2129

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3.12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89亿元、12.37亿元、98.57亿元,一产下降71.5%,二产增长16%,三产下降2.1%;一、二、三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5:51.7:46.8调整为0.4:55.4:44.2

工业技改投资高速增长。2016年,全区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1.04亿元、增长19.1%

在建大项目投资下降。今年,纳入统计范围的5000万元以上的非房地产项目为76个,其中今年新入库项目61个。全区5000万以上非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94.59亿元、下降14.7%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幅

单位:亿元

行业

2016年

增长(%)

合计

223.12

8.2

(一)农、林、牧、渔业

0.89

-87.6

(二)采矿业

4.18

137.5

(三)制造业

83.84

-2.3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0.38

126.7

(五)建筑业

5.27

-27.9

(六)批发和零售业

13.29

2.5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13

74

(八)住宿和餐饮业

3.60

2.6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92

197.8

(十)金融业

0.44


(十一)房地产业

28.79

-39.4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33

7.5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0.47

-77.4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24

143.8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17

101.7

(十六)教育

3.12

38.1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16.30

157.2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5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12

-42.7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计划投资48.53亿元的十电“上大压小”2×66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15亿元;计划投资6亿元的海之杰服装服饰彩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2亿元;中央广场项目当年完成7.8亿元并于年底投入运营;泰和水处理8HEDP项目累计完成1.25亿元,已进行试生产;枣庄客运中心项目累计完成4.52亿元已于201610月正式运营。

房地产投资锐减。2016年,45个房地产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9.68亿元、下降53.8%。房屋施工面积324万平方米、下降36.6%;竣工面积28.35万平方米、下降69.8%。商品房销售面积80.56万平方米、增长5.7%;商品房销售额36.03亿元、增长23.2%

五、国内贸易

201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4亿元、增长10.3%,消费品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乡村市场相对活跃但占比偏低。2016年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6亿元、增长10.0%,增速虽高于城镇市场1.4个百分点,但绝对量仅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1.8%,占比偏低。批发和零售业支撑消费市场。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96.2%,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提高10.5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撑了全区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增长。基本性、改善性、奢侈性消费有增有减。基本生活类商品需求增势减弱。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和日用品类零售额可比增速同比分别减缓7.48.918.69.9个百分点。汽车及能源制品销售增势提高。2016年,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13.37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提高10.8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同比下降1.3%,降幅收窄14.0个百分点。金银类商品销售需求增势减弱。全区限上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2.8%、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

六、外经外贸、开发区经济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16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3个、增长21.1%,实际利用外来资金23.19亿元、增长14.8%2016年实际到帐外资1350万美元、增长70.2%,进出口总额完成24.6亿元、下降8.4%,进口总额1.3亿元、下降37.4%,出口总额23.3亿元,下降5.9%

枣庄经济开发区稳步发展。近年来,市中区把枣庄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产出”的原则,举全区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开发区发展进入快车道,先后投资4.3亿元建成道路13条,总里程29.1公里,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八通一平”,进一步增强了开发区的承载能力。2016年,辖区内共有企业199家,投资总额170余亿元,安置就业2.6万人,全年实现税收2.08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0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5%9.5%

市南工业区建设有序进行。市南工业区被列入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61家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主体任务基本完成,近4万名职工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七、交通邮电、旅游服务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16年,完成了君山西路、龙头西路区、建设路等5.7公里道路的铺设。完成农村公路项目13个共计16.1公里,其中县乡道改造工程项目27.6公里;通村道路工程项目118.5公里,总投资901万元。国道206市中段大修工程、省道345线市中段中修工程、省道904枣薛线官地至陈湖段中修工程,共计争取公路建设资金1.2亿余元。2016年,全区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6679辆、15.8万吨位,客运汽车355辆、1.2万座位,货运量6850万吨,货运周转量122.6亿吨.公里,客运总量152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2亿人.公里。2016年末公交线路63条,运营里程1574千米,公交运营车辆1760辆,年客运量7138万人次;出租车434辆,年末客运量852.8万人。

邮政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023.37万元,增长23.11%。电信业务总量18.8亿元,增长14.5%。固定电话用户8.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0.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9.4万户,农村交换机容量3万门。

服务业发展跨入新阶段。2016年服务业投资完成98.57亿元,占投资比重达到44.2%。限上服务业企业发展到104家,商业设施面积达到155万平方米。以中央广场为代表的现代商业服务业综合体建设完工投入运营,总计投入资金达到13.7亿元,建设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新改建旅游厕务232座。2016年,1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完成投资13.79亿元2016年,地区旅游消费总额达到21.6亿增长15.1%,争创省级旅游强乡镇1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精品采摘园2个、省级好客人家四星级农家乐6个、三星级农家乐4个、二星级农家乐7个,争取乡村旅游专项资金141万。全区共25家企业获得“枣庄市服务业品牌培育工程服务业知名品牌”荣誉称号,占全市获奖企业的25%,涉及旅游酒店、商贸流通、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快递等行业营业额平均增加15%以上。

八、财政税收、金融存贷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2.21亿元、同比增长6.5%。财政支出完成28.71亿元、同比增长3.0 %。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9.9 %

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市反馈我区各项税收完成28.71亿元、增长3.0%。其中:国税收入14.15亿元、增长12.4 %,地税收入14.56亿元、下降4.7%。税收占GDP比重达12.8%

金融存贷平稳运行。年末辖区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6.08亿元、比年初增加26.78亿元、增长7.45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13亿元、比年初增加29.08亿元、增长12.48%;各项贷款余额291.61亿元、比年初增加3.41亿元、增长1.2%。正凯新材料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九、科学技术

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共确立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项,争取无偿资金300余万元;争取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1项,申报枣庄英才计划6人,确定2人,落实各类人才计划资金220万元;为6家企业申请兑现了市级科技创新券36万元;杰诺生物酶作为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优秀代表,获得市级股权投资基金4000万元;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0项,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17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4项。

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方面:2016新申报枣庄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认定1家;申报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鲁南信息产业园成功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冠宇食用菌被国家科技部农村发展司认定为星创空间、杰诺生物酶被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合作方面:促成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姜远良与枣庄万生禽业有限公司签订枣庄孙枝鸡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共建枣庄孙枝鸡品种繁育推广中心;促成东大机械与省科学院就智能公铁两用牵引装备开发推广达成合作意向;促成北京理工大学和鹏翔光电科技签订高性能锂电二次电池开发协议;协同德汇新能源、杰诺生物酶、鹏翔光电等企业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展产学研交流,并就石油驱油剂威兰胶优化开发、高性能物流专用车PACK研发等项目进行了初步交流。

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突破。2016年,全区专利申请96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1件;授权专利52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3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7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件,实现零的突破;洪海光电、杰诺生物酶分别获得专利质押贷款200万元、100万元,实现了零突破。

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中小学66所,教职工3716人。总计中,小学50所,普通中学15所,特教中心1所。全区小学招生9296人、毕业6266人、年末在校学生58202人;中学招生6622人、毕业6609人,年末在校学生19113人;特教中心招生44人、毕业11人、年末在校学生154人。当年新建标准化校舍4万平方米,新改建幼儿园3所,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56所。推进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一周一调度一通报”,全区规划建设项目50个,现已开工48个,开工率96%,竣工29所。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区有医院及卫生院10个,床位885张,卫生技术人员1106人,其中:执业医师401人、注册护士537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9‰以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省首家区级脑瘫康复中心建成使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2015年实现增加值8.75亿、比上年增长6.7%;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4.06%、与上年相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两馆”深入推进免费开放,区图书馆新增图书2000余册,区文化馆新建室外演出舞台,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放映各类影片1332场;开展“送电影进福利机构”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放映公益电影387场。举办市中春晚、广场舞大赛、 “光明之夏”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演出1100余场,送戏下乡130余场。基层文艺培训逐步加强,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活动135余次、培训3500余人次。在非遗传承方面,共确立省级非遗名录项目4项,分别是申报鼓儿词、四蟹抢船、枣庄砂陶烧制技艺、古陶窑建造技艺,省级“民间游艺之乡”1项,确立市级非遗名录项目37项,区级非遗名录项目68项。非遗传习基地或传习所6个,其中“齐村砂陶大作坊传习所”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

体育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全区11个社区及广场新建、更换、维修体育健身器材共计174件。新建大型社区健身广场3个,更换、维修31个社区及大型健身广场体育器材300余件,新建社区健身广场19处。申请2016年省级体彩资助工程6,被省体育局评选为我市唯一一个县级室外体育健身器材维护管理示范单位。2016年,参加枣庄市第九届运动会资格赛获得12枚金牌;参加山东省跆拳道(乙组)、羽毛球、田径等项目锦标赛,共获得2枚金牌、7枚银牌、3枚铜牌。体育彩票销售态势良好,全年体彩销售达到1.18亿元,为我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区被山东省体育局评为2016年度体育彩票工作考核先进县(市、区)。

十一、城乡建设、节能环保

城乡面貌变化明显。进一步改善交通通行条件,2016年,实现了中兴大道、青檀北路建设全线贯通,改造提升君山西路、胜利西路和崮山路,青檀北路改造工程沿线地下管线迁改建设基本完成,公铁立交工程进展顺利。做好供水、供热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新增、改造供热面积84.4万平方米。新增遗棠水源地,建设2000立方米清水池2座,二级加压泵站,配套输水泵机、供电设备及及新建DN500管线3200米;实施了崮山路、西昌路等六个路段共计2379米供水管网改造。全年背街小巷维修工程全部完成,共维修整治34条,修复路面4.7万平方米,新建和修复下水道1100米。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年内分配公租房170户,新增住房补贴发放20户。改造农村危房63户,改造农村旱厕6728户,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投资5260万元对荣华里、华西小区、市府宿舍等8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改造面积46.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5898户。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强力推进,完成2016年度我区污染物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2016我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比改善12.2%;细颗粒物(PM2.5)同比改善15.2%;二氧化硫(SO2)同比改善46.3%;二氧化氮(NO2)同比改善12.2%完成了十里泉电厂5号、7号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列入改造计划的67台燃煤锅炉中共完成锅炉治理51台;对19家多孔砖厂实施了停产整治,并进行了升级改造。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投资2600余万元,建设了西王庄、税郭、东沙河等3处人工湿地,规划水域面积31万平方米,实现“治污和净化”双重水保护模式。投资425.6万元,拆除取缔周村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畜禽养殖户108185棚。

十二、人民生活、安全生产、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区公安口径居民户数16.79万户,户籍总人口57.72万人,其中:男性29.39万人,城镇人口41.54万人。计生口径全年出生人口7216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死亡人数2149人,人口出生率12.59‰、死亡率3.8‰、自然增长率8.84‰

4:每百户城乡居民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名 称

城 市

农 村

名 称

城 市

农 村

彩电

101.4

116

电冰箱

97.1

92

摩托车

14.3

62

家用汽车

37.1

26

家用电脑

81.4

46

空调器

127.1

86

洗衣机

97.1

98

淋浴热水器

101.4

92

照相机

48.6

10

移动电话

212.9

232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区累计民生支出8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97元、增长8.0%。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72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69元、增长7.4%;人均消费性支出14999元、增长10.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3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9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30元、增长9.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2%

安全生产继续向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全年共培训1万余人次,开展安全检查共1.5万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4746条。2016年,94家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枣庄中联通过了国家一级安全标准化评审;10家企业通过国家和省、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达标验收;7个镇街通过了省级安全社区验收;完成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企业259家。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生产工作水平,有效遏制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民政和基层民主事务稳步推进。2016年,推行“以医助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建成甘泉养老康复中心、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颐源山庄养生养老产业园、永安养护院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4家,总数居全市前列。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个,新建2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3处农村幸福院。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业,新增养老床位500张,新建2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3处农村幸福院,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个。扎实推行“四社联动”,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方式,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建成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示范社区4个。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16年,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2.7亿元,征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1.8亿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021.1万元,收缴居民养老保险费6385.54万元,全年共计发放社保卡30.1万人。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68人,2个市定贫困村。全区共组织实施扶贫产业项目39个,项目覆盖带动贫困户884户,贫困人口1165人。2016年,全区共有2079人实现脱贫,1个市定贫困村实现摘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并轨,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二连增”。全面两孩政策平稳有序实施,各级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到40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慈善救助有序开展。为新考入大专及本科残疾人学生申报省级励志助学一次性救助项目,共计发放助学金3.95万元。实施福彩公益金贫困精神病人康复医疗救助,共为12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为25名贫困重度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全年共为3241名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8.79万元,为3525名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99.79万元。实施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年内共为31名脑瘫儿童、30名孤独症儿童、14名智障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康复救助,为5名重度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手术及康复训练。

注:1、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规模以上工业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当年完成投资额。

4、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为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为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为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企业。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

市中区2016年统计公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