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4-00599
- 主题分类:政务信息
- 发布机构:民政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2月09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2月09日
- 标 题:区民政局聚焦八大领域,用心用情打造为民民政
- 效力状态:有效
区民政局聚焦八大领域,用心用情打造为民民政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中区民政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区民政系统坚持学用结合,聚焦深化改革创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老年人服务需求、移风易俗改革、基层治理成效、未成年人关爱、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地名文化保护等“八大领域”,以实打实的举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把握稳的要求、找准进的方向、锚定高的目标中谱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01
聚焦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民政事业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坚持强基固本、开拓创新,坚定逢旗必扛争第一的决心,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入选为2023年度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区、2023年度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2023年度全省区划地名领域创新典型案例,在全省基层治理试验区(点)结项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
02
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这一年,打造“HUI救助”社会救助品牌,持续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和水平。今年以来,保障九类困难群众1.92万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亿元。“HUI救助”、政府购买照护服务项目视频、统筹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点亮微光 护航成长”四个项目分别获评市级优秀社会救助品牌、政策宣传优秀成果、优秀创新实践案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
03
聚焦老年人服务需求,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这一年,建立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成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处,社区养老服务站80处,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280户,建设运营爱心长者食堂15处。今年,枣庄市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被评为第二批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在全省养老服务发展现场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
04
聚焦移风易俗,强化社会事务服务管理服务
这一年,实行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全民普惠的政策,今年为2849名逝者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241万元。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创建工作,评选区级示范村居11个,推荐上报市级示范村居7个。开展婚姻登记信息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工作,共完成信息核查13.5万件。今年,我区被推荐为市级丧俗改革试点和婚俗改革试点。
05
聚焦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
这一年,印发《市中区村(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印章使用范围、综合考核评比项目等清单目录》等文件,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基层管理。继续招录100名社区工作者,提前完成配备社区工作者标准。指导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点顺利完成民政部中期评估工作。
06
聚焦未成年人关爱,加强儿童权益保护
这一年,及时足额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592人829.39万元。开展“福彩圆梦·助学工程”,共助学14人,发放助学金14万元。为592名孤困儿童购买了重大疾病保险。联合解放军960医院,为全区先心病儿童筛查和复查。组织17名孤困儿童参加困境儿童公益研学实践“蒲公英行动”。为全区28名孤儿免费查体,进一步保障孤儿身体健康。
07
聚焦社会组织创新发展,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这一年,成立全省首家群团发展基金会,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组织开展为期两天的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线上培训班,共193人考取社工证,人数为历年来最多。评选第五届“市中和谐使者”10名,3人被评选为“枣庄和谐使者”。引导各镇街社工站和承接项目的社工机构针对关爱“一老一小”等服务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为民服务专业化活动。
08
聚焦地名文化保护,提高地名助力发展能力
这一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巧用“五色图”,打造“地名+”五色图谱,推进地名文化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我区被确定为全省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试点单位,并在全省地名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