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2022-00024
- 主题分类:区级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时间:2022年08月1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2年08月12日
- 标 题:2022年度市中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号代表建议答复(关于大力支持科创院产业孵化,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22年度市中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号代表建议答复(关于大力支持科创院产业孵化,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的建议)
张忠伦代表:
您的《关于大力支持科创院产业孵化,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的建议》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中区科技局始终把支持产业孵化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全市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孵化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2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创业孵化平台提升孵化能力,孵化毕业1家企业,区财政给予2万元奖励,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一、强化科技孵化载体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计划,充分发挥联合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院所的力量,导入各类创新孵化资源,通过自建或联合共建等方式,分步骤、多元化推动孵化载体建设,目前全区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11家。同时,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聚效应和市场需求导向方面的优势,建设以优势龙头企业所属产业为主导的专业孵化载体,吸引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或创业团队入园孵化,鼓励现有的工业园区整合资源,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
二、组建人才队伍夯实主体力量。为推动孵化载体建设发展的主体力量,近年来,依托枣庄启迪之星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平台,不断加强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育一批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让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汇聚市中、服务市中,协助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10余人,自主申报并入选省级人才工程4人,市级人才工程15人,6人荣获枣庄市“墨子创新奖”个人类,4家企业荣获枣庄市“墨子创新奖”组织机构类。同时,不断优化高端人才引进配套条件,制定人才引进支持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十七条意见》等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孵化的政策环境,对科技型企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激励引导作用。
三、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体制机制,提高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效率、打造区域创新创业新高地。近年来,多次组织企业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省科学院、天津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并获得了丰硕成果。鼓励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联合共建,泰和水处理与山东大学、杰诺生物酶与华东理工、天一与青岛科技大学、鑫泰水处理与同济大学、正凯与江南大学等近20家校(院)企深度合作。
四、全力提速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我区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共同体是全市唯一一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了山东省共同体建设的标准性文件。科创院建设的中国建材集团(枣庄)新材料中试基地入选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试基地名录;中试孵化加速推进,在孵化电致变色玻璃智能玻璃、气凝胶材料等5个项目有望年底实现产业化,工业x射线CR扫描仪、第三代半导体用晶元等15个项目正在洽谈孵化合作,哈乐普正在基础建设,光子材料一期点火试生产,总院玻璃院产业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
下一步,市中区科技局将结合自身职能,强化责任担当,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项重点工作,使各项科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以更好地促进我区双创事业的发展。
市中区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