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2019-02667
- 主题分类:区级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教育和体育局
- 成文时间:2019年12月2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19年12月23日
- 标 题:2019年度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936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规范学校家委会组织与活动的建议)
- 效力状态:有效
2019年度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936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规范学校家委会组织与活动的建议)
魏庆伟、乔传浩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学校家委会组织与活动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区学校家委会工作的关注,现就提案中有关学校家委会组织与活动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中区教体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以成就学生、服务家长、发展学校为目标,积极推动学校家委会建设,努力构建“共育、共建、共享、共生”的家校合作育人工作新格局。
一、建全机制,明确责任,构建学校家委会工作整体框架。2013年,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中小学家委会建设,利用联盟各单位之间的友好合作,共享共建优质资源,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区教育局成立了家委会工作联盟。会上,讨论通过了《市中区家委会工作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此次成立的家委会工作联盟,主要是整合该区各学校家委会的力量,利用联盟各单位之间的友好合作,共享共建优质资源,凝聚强大育人合力,为全区中小学家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又成立了家校合作育人指导中心,其主要目的是针对新形势下学校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家校合作育人的新规律、新方式,努力构建真诚合作、民族和谐的家校合作育人新机制。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育人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区各学校100%建立家委会,“完善家委会章程,明确家委会职能、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好家长委员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培训,转变观念,夯实家委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认知基础。区局和学校能定期举行家长培训会,形式多样:邀请外地家教机构专家来进行亲子感恩教育;邀请省家委会项目组本地专家武杰校长进行讲座;邀请心理学博士为家长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选派家校合作育人指导中心组的师资团队开展“送课到校”活动,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学工作,对全体家长作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传授育子经验及教育策略;推选部分优秀学生家长作育子经验介绍,让家长们对如何教育子女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使家长找到了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区教育局选派80余名“家庭教育种子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培训,为学校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目前区家校合作育人指导中心组部分成员在师资队伍里脱颖而出,经常深入全区各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光明路小学的渠雯主任还被其他省市邀请为家长做专题培训,成为市区家校共育师资队伍中的一颗闪亮明星。
三、实施“三个完善”,规范家委会的运作模式。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各学校成立了班级、年级和校级三级家委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二是完善保障机制。各学校家委会设立了家长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等相关制度,制定了《学校家委会章程》以及家委会办公、学习、例会等制度和职责,确保家委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家委会办公室,并配备了电脑、书橱、图书等设施,为家委会工作的常态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围绕“三大职能”,搭建家委会履职平台。各学校坚持驻校办公制度,开通“绿色通道”让家委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校园环境巡视、随堂听课、上放学交通疏导等活动,有效落实了家委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坚持家长开放日,让家委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为拉近家长和学校及教师的距离,使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更直接的感受和参与,学校家委会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近老师,走到孩子中间,参与班级管理,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了解教师的工作。通过课堂听课、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全面体验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切实感受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和取得的新成果。“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家委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二是对学校办学行为予以有效监督。各学校家委会针对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情况、收费热点、老师教育教学行为、学生在校安全等问题进行监督,有问题迅速跟学校沟通,及时解决,避免矛盾的发生。为加大各学校家委会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监督,区教体局每年都要组织师德师风满意度测评活动,由区中小学家校合作育人指导中心成员利用学生上放学时段对家长随机发送测试问卷,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投入测评箱,及时总结和反馈学校教师师德表现情况,让每位教师时刻警醒自己的从教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使社会和家长随时监督和反馈学校管理情况,各学校还在校门口或公开栏醒目处公布市、区教育部门举报电话,让家长有问题能及时说、有处说。三是家委会支持配合学校及班级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各学校拓宽渠道,积极宣传调动广大家长支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做教育工作志愿者,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精神和物质援助。为了使更多的家长能够参与到家委会活动当中来,很多学校还成立了志愿者队伍,许多有热情、有时间、力所能及的家长积极报名,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学校家委会根据家长志愿者的专业特长、职业、职能等特点设立了书香志工、安全护卫、社会实践、家长教师等志愿团队。在家委会的倡导和带动下,众多家长志愿者纷纷走进校园,开展“亲子阅读、法制导航、安全护导、爱心捐助等活动。他们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才艺。家长志愿者团的成员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得到了自身思想精神的提升,体现了自身价值,实现了家长志愿者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学生成长进步的“双嬴”。“家长义工”进校园。部分学校家委会实施驻校办公,家长义工在服务学校、服务孩子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既得到了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体现了自身价值,又实现了家长志愿者引领学生成长进步的双嬴。家委会根据家长义工的专业特长、职业等特点,在亲子合唱团的参与、大型活动的策划等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处处体现家长义工的育人魅力。例如: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家长义工们协助学校共同做好护送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疏导工作。“家长教师”进课堂。家长教师进校,打造社团第二课堂。工艺品爱好者崔培成主动报名深入课堂孩子们讲“神奇的葫芦”,课件生动形象;模特教练李静进入学校舞蹈房为同学们上形体修养课;礼仪公司名嘴主持人管庆伟走进学校社团传授如何做优秀主持人;交警大队张伟深入多所学校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法官董艳设立“模拟法庭”为学生撑起法律的保护伞。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主动走进学校、走进教室:体育艺术、疾病防控、民间工艺、生活技能、柳琴戏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汇集到学校,让让他们更加理解教育、关注教育、支持教育。
尽管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各学校家委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们的家校共育工作也是在“边摸索边学习边前行”的探究过程中,因而工作中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各学校家委会工作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少数学校领导对家委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家委会的管理和发挥作用上有欠缺;资金欠缺导致家委会开展实践活动时矛盾重重等。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研究家校共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和完善家委会工作,构建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共育模式”。同时也会主动与妇联等相关部门做好协调,齐抓共管,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幸福新市中作出积极的努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任晓丹 联系电话:3697052
市中区教体局
201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