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5-02120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工作推进
  • 发布机构: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8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8月28日
  • 标  题:【新闻发布会】市中区“质量强区·数智赋能 高质量发展新突破”新闻发布会召开
  • 效力状态:有效

【新闻发布会】市中区“质量强区·数智赋能 高质量发展新突破”新闻发布会召开

  8月27日,枣庄市市中区“质量强区·数智赋能 高质量发展新突破”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市中区工信局及相关中心、永安镇,市中区铁塔公司、联通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人


黄成  市中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发促中心主任


王利  市中区永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恒  市中区铁塔公司总经理


王晨  市中区联通公司副总经理




















发布会上,市中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发促中心主任黄成介绍了2025年市中区“质量强区·数智赋能”具体工作情况。

市中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为导向,全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生态构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坚持筑基强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1646处,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优化通信审批流程,实现通信设施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保障企业网络需求。

二是构建算力支撑体系。总投资6.2亿元的超算中心项目加速推进,已完成基础施工,预计年底投用,将提供17600p(PF16)算力支持,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供核心基础设施。

三是保障网络运行安全。联合公安、电力部门打击通信设施破坏行为,推进基站直供电改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筑牢数字安全防线。

二、深化转型赋能,构建产业数字化体系

一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思克奇食品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获得了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淮海数字智谷产业园获得了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称号;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是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涵盖纺织、建材、电子信息等领域,如海之杰彩印智能生产线改造后成本降低40%,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淮海数字智谷集聚AI训练、电商服务计划在3年内打造成为国家级互联网后台生态集聚小镇,目标是吸纳培育不低于60家数字经济企业,成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答记者问














作为推动市中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部门,请问市中区工信局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市中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发促中心主任黄成:市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的决策部署,将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梳理并动态管理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企业,目前链上企业共46家。

一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鲁南超算中心项目已完成投资约2.2亿元,其中土建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机电已完成投资1.5亿元。机房楼屋面及室内施工基本完成,水电、桥架、风管等安装进展顺利,外墙后置埋件完成90%。综合楼屋面及二次结构施工完成,机电安装、风管施工、外墙龙骨及幕墙龙骨进展良好,室内抹灰、窗框安装等也在有序推进。我们正全力协调推进施工图审查,加快基础施工进度,确保这一关键基础设施早日建成投用,为全区乃至全市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二是积极指导和服务企业申报上级项目资源。上半年,成功指导中建材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枣庄海纳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协助山东智谷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申报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成长型),为培育更多标杆企业和优质载体奠定基础。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与平台建设。将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摸排信息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建设需求,建立拟建项目储备库。重点引进和培育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提升平台层级和影响力。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上级扶持政策,打造更多像正凯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那样的标杆应用场景。

二是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继续深挖潜力企业纳入产业链管理,加强对新建项目的跟踪服务。督促镇街和企业吃透用活政策,做好重点项目推荐和预申报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三是全力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联合镇街工信办、统计站,精准梳理、培育和服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力促项目早投产、早达效,确保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目标。




永安镇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是如何开展的?



市中区永安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利:永安镇作为全区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地,始终紧扣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条重点产业链,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突破口,通过“建生态、储项目、强平台、优服务”四维发力,激发企业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内生动力,已成功打造一批数智转型标杆企业,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以重点项目为核心,构建数智融合生态

充分发挥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淮海数字智谷的支撑带动作用,以项目驱动引领产业能级跃升。目前,淮海数字智谷已获评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成功吸引枣庄泰盈科技等企业入园,形成涵盖互联网后台服务、电商运营、AI训练、内容审核的数字服务集群,日均处理客户交互量超50万次、响应时效控制在15秒内,服务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字节跳动等300余家头部企业,数字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二、以需求导向谋布局,深化数转项目储备

围绕企业工艺改进、领域延伸、数转智改需求,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全面实施数字化提标工程。当前已储备三大类重点项目:一是设备更新类,如正凯数字化智慧纺纱项目;二是智能化改造类,如海之杰彩印包装生产线技改、中岩建材风电灌浆材料自动化复配技改项目;三是场景拓展类,谋划山东景航云翼数字科技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智能场景落地与大模型应用,释放“智能+制造”叠加效应。

三、以领域突破强支撑,建强数字服务矩阵

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培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三位一体”支撑平台。其中,正凯新材料5G智慧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同步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生产全链条数字化监控,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山东洲盛建筑工程通过智能制造车间改造,实现人力成本降低40%、生产效率提升60%、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25%,标杆企业示范作用凸显。

四、以精准服务促联动,激发企业转型动力

深化“为企服务”机制,针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需求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帮扶,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产业发展调研等活动,分层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政策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切实解决企业转型中的资金、技术、资源难题,持续激发企业数智转型的内生动力。




网络基础设施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底座,请问市中区在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供了哪些保障?



市中区铁塔公司总经理李恒:近年来,市中区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网络强国战略部署,统筹全市“双千兆”网络建设布局,加快构建精品通信网络,全面支撑市中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一、优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

一是按照规划引领原则,联合工信部门高水平编制《枣庄市5G通信专项规划(2020-2035年)》,并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有效衔接,全量纳入“一张图”实时监督系统。结合《枣庄市5G通信专项规划(2020-2035年)》,配合相关部门科学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建筑物5G室内分布系统覆盖面积约8560平方米;全区建设5G基站691处。

二是优化通信审批服务流程,通发办入驻市中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新建楼宇方面,通信报装从大厅受理、意见反馈、联合验收等环节全流程受理,并承诺限时办理、上门指导和零成本服务,印发《枣庄市工程建设项目通信基础设施联合验收实施细则》,推动通信基础设施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实现各电信企业公平接入,保障人民群众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和自由选择权。

二、加强部门协同,扩大建设规模

一是深入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建立152个重点场所5G覆盖清单,联合区直相关部门、单位组建的跨行业专项小组,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提升5G网络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在老旧小区5G覆盖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在光纤网络升级改造的同时,同步补充完善5G网络,累计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老旧小区地下车库无信号问题46个。

二是促进不同领域5G网络协同发展,组织电信企业以主要城区、开发区、乡镇街道、农村区域等为重点,以电信普遍服务为抓手,开展网络质量优化、补盲,进一步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城市和农村通信网络均衡发展,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

三、强化要素保障,维护运行安全

一是贯彻落实《山东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危害通信基础设施安全的不法行为,维护通信网络安全稳定;积极配合城市升级改造,坚持“先建设后拆除”原则,保障规划区域通信网络不中断。

二是做好重要会议、活动、节假日、汛期等关键节点的通信保障,指导各电信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对通信设施分类、分级,增配应急通信和抢修物资,确保全区通信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深化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免费开放政策落地,推动公共资源免费向通信基础设施开放52处;联合电力等部门,积极开展直供电改造,分批次解决高电价5G基站117处,5G基站直供电占比全省前列;按照“集约利用存量资源、能共享不新建”的原则,减少重复投资建设,帮助电信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扩大全区“双千兆”网络建设规模。




作为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代表,请介绍下,枣庄联通主要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哪些技术手段和服务支撑?



市中区联通公司副总经理王晨:枣庄市中联通始终以“国家队、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战略部署,将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视为核心使命,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筑基强网,打造数字化转型坚实底座。市中联通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聚力加快产业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打造精品网络,保障全域具备千兆宽带接入,助力枣庄成功创建“双千兆城市”;积极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本地化应用,推动AI与各行各业融合,为市中发展持续贡献联通智慧做法。

融合创新,提供全方位数智赋能方案。市中联通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通过深度融合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充分发挥人才、产品和能力优势,加大对企业算力和工业云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组建由23名数字专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提供顾问式服务,加速推动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标杆引领,破解痛点打造绿色转型样板。由山东联通产业互联网公司申报的“基于5G+局域电网的工业能碳管理系统——赋能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项目,直击高耗能企业在电能质量差、能碳管理粗放等痛点。该项目以国内首创的“局域电网最优节能平衡点理论”为核心,通过智能柔性节能系统实现高压侧与低压侧协同补偿,其技术成果已于25年初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录》,获得官方认可。配套山东产互自主研发的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实时采集分析多源能耗数据,提供能效诊断、碳排核算等全链条服务。目前该项目在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即将落地,预计年节电量达120万度、减少碳排放696吨,三相不平衡、高次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大幅改善,为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