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5-00422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标  题:市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以学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学习宣传落实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笃行。2024年本单位集中学习全会精神2次,部分科级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区级轮训1次。

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系列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省市工信部门学法要求,参照上级通知,印发了《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2024年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内容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与工信系统履职密切相关的部分法律、法规、规章。持续开展学法活动。按照年度学法计划,结合全区集中宣贯《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学法节点,全年分阶段开展学法活动11次以上。

三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从讲政治高度部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制定党纪学习教育计划,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强化警示教育。围绕“严守党纪党规,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等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学习体会。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次,讲党课2次、警示教育2次,党员干部培训2次,确保将党纪学习教育这项重要政治任务抓严抓细抓出成效。

(二)坚持依法行政,对照落实《市中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涉及事项,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印发本单位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根据国家、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市中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市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逐项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各责任股室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计划》落实。

二是健全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高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提升,持续落实“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改革,有效提高企业诉求办理效率和质量。认真梳理评估网办事项办理流程,对于新修改的“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办结时限为1个工作日网办事项,适度简化受理材料,减少企业负担。严格落实“审批不出镇”试点工作,编制《“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事项服务指南》,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三是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为改进全局机关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规可依,持续推动机关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结合局工作实际,2024年重新梳理编制了《区工信局工作流程及制度汇编》,组织各科室学习落实各类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风气。认真研究本年内是否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建议项目,经梳理,2024年我局无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已到期或即将到期但仍需使用的区政府规范性文件,未出台部门规范性文件。

四是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体系。坚持民主集中制议事决策原则,落实重大决策集体讨论通过机制,督促提醒相关业务科室提请议题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持续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重大决策论证机制。2024年本单位所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全部召开局党组会(扩大会议)集体研究或表决,并形成会议纪要,按要求及时报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五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严格落实执法主体责任,进一步理顺职责、整合队伍、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2024年以来,无新申领执法证人员,9人通过四年年审并换发新证,1人新申领行政执法听证主持人证;无已调离执法岗位、已退休、编制不符合条件、已调离本单位等需要注销行政执法相关证件的情况;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枣庄市2024年度国家工作人员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法治素养测试,参考人员合格率100%。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深化民爆领域安全监管,2024年对2家民爆销售企业开展执法检查29次,发现问题隐患54条,均已完成整改。

六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规范做好信访事项办理,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共化解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两枣”平台等民生诉求超过400余件,综合响应率和办结率均达到100%,累计为原市属工业企业、万泰、橡胶厂破产企业职工共兑付社保金超过5000万元,民生诉求办理质效明显提升。健全完善清欠工作机制,巩固投诉线索化解工作成果,督促相关拖欠主体及时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2024年共处理投诉线索20余起,涉及金额超过1亿元,已严格按照上级关于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工作的有关政策部署积极协调解决。依法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相关要求,经梳理2024年我局无行政应诉行为。

七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学法用法遵法守法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好“八五”普法工作,积极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提升工信系统依法行政、工业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能力和水平。2024年继续指导2家民爆企业开展“5·20停产反思日”活动,不断强化企业员工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的安全意识。积极向镇街、企业转发宣传第一批、第二批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走访汇总企业需求,协助解决融资用工、市场开拓、项目建设等各类“急难愁盼”问题。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学法的深度广度不够。部分执法人员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学习上还不够深入,对法治工作研究不深不透,法治意识仍需加强。存在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对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学得多,在全面系统学习、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还需持续发力。

(二)执法人员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信系统覆盖面广,涉及法律法规多,执法人员在一些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上还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执法队伍建设仍需不断加强。

(三)行政执法规范化有待强化。目前我局执法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层面的联合联动执法推进仍存在一定困难。

(四)普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针对性不强,目前仍以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板等传统形式为主,利用新媒体等线上渠道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进园区、进企业等落实推进得还不够。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发挥示范效应。区工信局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切实扛牢第一责任人职责。如就清欠企业账款工作,强调要按照省市区三级清欠平台要求,联同司法部门共同抓好全面推广清欠司法协作工作的落实,依法依规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就统筹做好工业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履行部门监管责任,杜绝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平稳环境,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考核流程,形成工作态势。坚持把本单位干部职工依法办事、依法履职情况纳入个人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将依法行政水平、依法履职能力、依法化解风险作为干部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严格对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要求。

(三)深化从严治党,培树清风正气。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所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24年召开专题会议1次,开展风险隐患排查2次。抓实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主要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以身作则抓好日常学习、以训助学,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带动全局上下干部职工将心思用在谋事创业、为民造福上。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高依法行政政治站位。落实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全局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同时按工作需要优化执法人员队伍,提升执法工作水平。按照《山东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若干措施》等文件要求文明规范执法,进一步优化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增强执法素养,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提升依法服务水平。深入践行“无事不扰、蹲身服务”的理念,把依法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在处理、化解涉及群众及企业重大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上,以法律为准绳,坚守法律底线,依法维护群众及企业权益。对工业发展坚持依法精准施策,抓好企业分类指导,超前研判、对症下药,奋力赶超,着力实现企业满意度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提高。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