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1-00003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
  • 成文时间:2021年01月2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21年01月28日
  • 标  题:市中公安分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公安分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0年,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以执法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执法主体能力为根本,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精神和工作要点,紧扣主体能力建设、执法监督管理、依法行政能力和依法履职能力等四方面重点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执法公信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全面深化法治市中建设,为奋力谱写执法规范化市中篇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2020年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主体能力素质

为积极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和执法实战能力水平,分局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拓宽培训渠道、推进执法资格考试、推行民警执法等级化管理等方式,提升民警、辅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执法主体能力素质。一是组织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分局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市公安局要求,制定《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关于2019年至2022年全警实战大练兵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全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辅警实战大练兵培训班;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积极推进观摩庭审、模拟诉辩、出庭应诉常态化,提高民警法治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开展青年民警论坛,鼓励民警走上全局的大讲堂进行宣讲,让民警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全局上下掀起了学法、懂法、用法的热潮。二是开展线上培训针对疫情特殊情况,适时调整执法主体培训方式,利用分局网页法律大讲堂栏目开展无接触培训,上传更新现场执法教学视频《疫情条件下的接处警》、《执法办案场所疫情防控操作规范》等,通过短平快的微视频,提高民警规范执法能力;分局利用钉钉群,开展网上练兵每日一练,精选民警日常执法常用法律法规,使用手机在线答题,切实提升了的法律素养和执法素质。三是组织开展执法资格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积极参加公安部组织的执法资格考试,全局所有民警均已取得基本执法资格,鼓励民警积极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全局共有35人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组织民警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考前培训,截至目前,全局共有26名民警通过了司法考试。四是推行民警执法等级化管理。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民警个人责任意识,经分局党委同意后,《市中公安分局关于推行民警执法等级化管理的实施方案(试行)》出台,目前已建立民警执法档案107份,并在分局网页执法服务栏目设置等级化管理专栏,每日更新上传民警案件考评表,督促执法民警整改案件中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流程管控,有力完善执法管理监督体系

依托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通过强化内部执法监督机制、狠抓中层干部履职、完善执法考评机制等,强化流程管控,完善执法管理监督体系。一是加强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从人员配备、警情管理、案件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监督管理等六方面着手,局领导、法制、所队领导、法制员四级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日清周评月通报制度,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强化中层干部和法制员履职,对接处警、办案区使用、物品管理、未破未结案件、在办案件等全面审核,将执法管理向执法一线延伸,加强案件源头管控,实现执法管理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二是加强执法顽疾陋习整治。每日自查、每月抽查、每季督查,由局法制大队牵头,对各基层所队开展执法整治督查工作,并将督查结果全局予以通报。针对查摆出来的普遍性问题,找准制度漏洞和管理监督薄弱环节,及时完善措施、整改纠正、防微杜渐,做到突出执法问题彻底杜绝,常发性问题明显减少。对存在重大执法问题的个案,开展责任倒查,视情予以纪律处分或采取组织措施,警示、教育民警规范执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是强化中层干部履职。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营造中层干部带头办案、引领办案的良好氛围,法制部门严格审核把关,促使中层干部带头办案,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四是严格执法质量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网上考评和实地考评、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实时考评与随机考评等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执法管理项目内容,狠抓案件质量,开展全方位、多要素监督考评,大力提升执法质量。全年共组织12次执法考评,每月将各单位的个案质量评判结果在网上发布。

(三)强化全方位监督,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从健全依法决策体系出发,加强复议诉讼、国家赔偿案件办理,深化阳光执法体系建设,主动接受社会外界的执法监督,同时注重自身内部的执法监督,严肃执法责任追究,全面提升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对重大执法决策、专项执法活动等合法性审查;健全完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社会风险集体会商评估机制,制定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及跟踪评价制度。全年共组织开展集体议案31次,讨论多起重大案件处置工作。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合同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进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诉讼案件均有局领导出庭应诉。全年共发生10起行政诉讼案件,无败诉案件。同时,落实一名法制大队副大队长专职负责复议诉讼、国家赔偿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与政府行政复议部门、法院行政审判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年共发生9起行政复议案件,全部维持。未发生国家赔偿案件。分局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数52430件,均按期完成。二是深化阳光执法体系建设。按照两公开一监督的原则,强化执法全流程公开,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网等新媒体载体,及时公开解读全区公安业务领域的政策,发布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开设执法公开栏目,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进行政处罚结果网上公开制度,依托山东公安执法办案公开查询系统,将每一起需公开处罚结果的行政案件实时推送到山东互联网+民生警务平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网吧、旅馆业、娱乐场所、爆破作业行业、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保安服务公司等行业的日常监督管理,10名执法人员入库,随机抽取34个检查对象开展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推动三项制度实现100%覆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三是严肃执法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公安机关执法纪律,完善个案监督和执法巡查制度,全面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日常指导监管和服务保障,通报、纠正执法过错。

(四)强化依法履职能力,切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全民守法氛围,全面强化依法履职能力,切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服务理念,积极践行枫桥警务模式,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坚克难中出实招、办实事,在户籍管理工作中出重拳、用实招,深入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最大程度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共计梳理82项证明事项,全面推进减证便民”“无证利民。推动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实落地,交警部门逐项梳理近年来陆续推出的36项改革措施,查找不足,确保不打折扣、真正落地,深化改革创新,紧扣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大胆探索实践,深入推进材料减免、一证即办、一窗通办、便捷快办。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积极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小案侦防等专项行动。全年共刑事拘留410621人,取保候审499645人,监视居住145208人,提请逮捕153253人,批准逮捕159人,移送起诉501764人。无检察机关增捕、增诉的犯罪嫌疑人。处理各类行政违法人员518699人,其中行政拘留637人,不予处罚74人,单处罚款35人,强制戒毒7人。完善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化信访法治化建设,有力保障了群众安居乐业,维护了清朗的发展环境,为推动市中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制度。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规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要求,积极构建普法工作良好局面,为推进平安市中创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抓好主题宣传日和重大专项行动、普法宣传载体、普法宣传主体,聚焦守法普法重点群体,针对青少年群体、在押人员群体、老年人群体,利用各个时间节点,及时有效地开展项目化普法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宣传橱窗、海报、LED等社会媒体,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广泛开展依法普法治理宣传,组建平安宣讲团,以丰富的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全面深化拓展宣传渠道,打牢守法普法工作阵地。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执法理念和执法素质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思维意识和执法为民宗旨意识尚不够到位,规范执法和依法履职观念还不够强,特别是新民警对新的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不熟悉,屡屡暴露出一些执法问题,比如:做群众工作经验欠缺,没有树立良好的办案程序意识和及时开展调查取证的意识。

(二)案多人少情况比较突出。分局行政案件数量多,2020年度受理行政案件2337起,全局人均办理约5件以上,基层派出所办件人均办理8件以上。此外还需办理刑事案件,负责辖区日常接处警、治安管理、重大安保等工作,警力相当紧张。

(三)专兼职法制员队伍、法制民警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人少、力量弱,专兼职法制员队伍管理有所弱化,法制民警配备达不到5%的要求,审核职能深化尚不够到位。

(四)执法规范问题仍然存在。执法制度落实和标准化执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受立案、执法行为、案卷管理和调查取证等方面需进一步规范。

(五)执法监督体系有待完善。民警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够强,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尚需进一步落实到位,部分民警怕办案、怕担责的观念还存在,办案的积极性尚有待进一步调动。

(六)复议撤变和诉讼败诉风险较大。公安机关涉及的行政处罚以行政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为主,容易引起复议诉讼和信访案件。

三、2020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0年以来,副区长、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侯伟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法治教育力度,狠抓制度建设,创新监督机制,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推动全局学法、用法、守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局民辅警法治素养不断加强,法治观念不断健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一)加强组织领导,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副区长、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侯伟作为分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公安工作同研究同部署,确保法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2020年以来,召开党委会研究法治工作4次,同时将法治政府建设责任纳入执法规范化考核之中,与职级晋升、干部选任、评先评优和绩效考核挂钩,有效解决了说归说、做归做两张皮问题。坚持将依法行政内容纳入每季度队伍分析会,查摆执法隐患风险,交流经验做法,进一步增强其抓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本领。

(二)涵养法治素养,增强法治公安思维。制定了《枣庄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关于2019年至2022年全警实战大练兵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的基础上,局长带头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局民警中普遍开展宪法法律教育。着力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严格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和法院旁听制度。组织开展网上练兵,线上和线下的法律比武竞赛等活动,扎实推进法治教育,积极推进观摩庭审、模拟诉辩、出庭应诉常态化,大力开展接处警能力大提升活动,提高民警法治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带动全局党员干部提高学法、用法、守法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法治素养。

(三)形成长效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诉讼案件均有局领导出庭应诉。不断加强三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建设,形成局领导、法制、所队领导、法制员四级监督联动管理,严格落实日清周评月通报制度,实现了执法问题即查即改即落实。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打造规范、高效、安全的执法办案模式,刑事快办、行政快办案件流程不断完善,全区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四)严格责任追究,持续巩固法治成效。严肃执法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公安机关执法纪律,完善个案监督和执法巡查制度,全面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日常指导监管和服务保障,通报、纠正执法过错,个案监督和执法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得到全面落实,日常指导监管和服务保障不断强化。

四、2021年工作打算和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主体能力建设。以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契机,结合实战大练兵、网上练兵活动,完善和深化每月不少于2次的案例式自主教学活动和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执法培训活动和考试,增强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民警执法办案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建设。狠抓执法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对接处警、办案区使用、物品管理、未破未结案件、在办案件的审核,将执法管理向执法一线源头延伸,加强案件源头管控,实现执法管理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有效消除执法安全隐患。

(三)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加强行政复议诉讼赔偿案件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实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深化阳光执法体系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和依法履职能力。

(四)进一步严格执法质量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网上考评和实地考评、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实时考评与随机考评等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执法管理项目内容,狠抓案件质量,开展全方位、多要素监督考评,大力提升全局的执法质量。

(五)进一步严格执法责任追究。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的执法责任追究相关规定,落实执法责任,强化日常指导监管和服务保障,及时通报、纠正执法过错,切实监督民警提升执法责任。

(六)进一步强化与检法沟通。就机制创新、侦查监督等事项与检察、法院进行沟通,就刑事快办、认罪认罚从宽和刑事和解等进行协商,以及检警协作强化对侦查监督数据核查。

市中公安分局

2021119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