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索 引 号:370402/2020-00054
  •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枣庄市市中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时间:2018年01月18日
  • 文  号:
  • 发文时间:2018年01月18日
  • 标  题:关于枣庄市市中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关于枣庄市市中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枣庄市市中区20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117日在枣庄市市中区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市中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安排部署,牢固树立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强党建的执政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城乡环境提升三大攻坚战,干在当下、成在实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41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4亿元,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2亿元,增长4%进出口总额完成21.48亿元,其中出口总额完成20.9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256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68元,增长8.9%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4.751.843.5。工业经济平稳向好。工业用电量、工业利润等指标排名全市靠前。环保水处理、医药医疗器械、装备制造、锂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区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建成14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先后促成近30家校(院)企成功结对,累计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65项,预计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6%,占比居全市第一。服务业稳步升级。培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特色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迈进,盛北物流园、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颐源医养服务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现代农业优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品一标分别发展到600家、27个。九顶莲花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被评为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冠宇食用菌和旺达蔬菜标准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

(三)动能转换加快推进。按照四新四化方向,初步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66我区被列入全省重点革命老区范围,力信能源、洪海光电等6个项目纳入新一轮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盘子。百项技改工程完成投资59亿元、增长15%泰和水处理公司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在中国证监会深圳创业板等待上市排名第5位。11家企业完成股份改制,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年度股改任务。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道路、管网等配套建设全面完成,清理置换僵尸企业”19家,盘活土地370余亩。康力医疗与深圳海王集团成功合作,浙江正凯20万纱锭项目签约落地,启迪之星成为清华启迪在山东布局的第五个孵化基地。完善项目帮扶机制,动态管理、分类推进,59个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88亿元,十电上大压小扩建、三维智能包装等26个项目竣工投产,海之杰纺织服装及彩印包装、泰和28万吨水处理剂、山东衫客电子商务等24个项目超进度建设。

(四)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投资18亿元,实施14条重点道路改扩建工程,枣木高速东延、S103线改线工程进展顺利,十电运煤专线迁建项目开工建设;光明大道中修、206国道大修和胜利西路、胜利东路、崮山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中兴大道建设工程竣工通车,青檀路公铁立交、青檀南路、青檀北路全线贯通,拉开了北部城区发展大框架。完成了51个老旧小区和18条背街小巷改造,城市面貌更加整洁、规范、有序。36个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创建标准,新建改造村级公路85.6公里,新增户户通村居111个,全面完成7170户旱厕改造任务。

(五)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朝阳煤矿转入回撤关井程序,退出产能72万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6.7亿元。新纳入国家统计口径四上企业65家,总数达到459家。完成个转企”616户。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7.74万户,比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25.7%。二是推动市南工业区改革发展。按照坚定不移、循序渐进的原则,打好改制、棚改、发展三位一体组合拳。推动61家市属工业企业改革改制扫尾攻坚,分批次、分时间筹措到位资金1.2亿元,兑付职工合法权益,惠及3.1万人。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项目联审会议制度,在全市首批公布173零跑腿只跑一次事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体系初步形成。四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开展各种规模招商推介活动,重点筛选31家优势骨干企业,完善相关政策,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特色园区招商,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大对兄弟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秦工国际跨境电商平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兄弟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累计绑定企业105家,秦工国际跨境电商服务平台累计托管企业19家。

(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突出抓民生、补短板,集中办成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年初确定的15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全区累计民生支出20.3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6.2%,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重新启动辛庄、邵庄棚改项目回迁安置区建设,道南里二期、太平街、十里泉二期等棚改项目顺利上房。新增城镇就业849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42人。大班额化解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分级诊疗有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人口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参加市九运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金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0家,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及提高幅度均居全市第一。推进食安市中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拨付专项扶贫资金1295.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7个,659人全部实现脱贫。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环境质量四项污染物持续改善。推进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三期工程、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东沙河和郭里集、税郭支流人工湿地建设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对台事务、广播电视、人防、物价、老龄、史志、防震减灾等事业全面发展。

2017年全区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民生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发展方式仍以规模扩张为标志的外延式增长为主,实现向以质量、效益为特色的内涵式增长转变还需付出艰辛努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还需大量资金投入,给财政带来较大压力;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安全生产等方面任务依然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及主要预期目标

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主要矛盾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持续推进三大攻坚战,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向提质增效转变、基础设施向城乡融合倾斜、城乡环境向生态宜居提升,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改善、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等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全力开创新时代美丽市中建设的新局面。

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安排是: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力争达到26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左右,力争达到22.79亿元;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力争达到24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力争达到15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力争达到3253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力争达到 16100元;

——进出口保持稳定;

——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这样安排,一是注重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相衔接。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制定上述目标,有利于形成鲜明导向,引导各方面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二是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衔接。我区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新发展动能尚在积蓄,短时间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动能,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指标设定预留一定空间,可以为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改善民生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指标体系。为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年度计划应做好配套衔接。四是注重与去年指标完成情况相衔接。今年计划安排与2017年实际增速大体相当,有利于释放积极信号、增强市场信心,夯实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

三、2018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

  (一)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下功夫,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推动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一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持三维智能、大工橡胶等龙头骨干企业,加强科技研发、对外合作、招才引智,实现新常态下二次腾飞。围绕赛诺康生化、东大工程机械、科晶玻璃等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引导支持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加快推进泰和水处理深圳创业板上市,鑫泰水处理、公信安全科技新三板挂牌,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二是加强园区建设。统筹枣庄经济开发区、市南工业区和各镇街特色园区融合发展,推动核心区、城市转型示范园、市南工业区实现多规合一,争取32平方公里控规批复。建立完善园区人财事权、项目联审、落地分配、税收分成、投融资等体制机制,赋予园区更充分的管理权限。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长江六路、汇泉西路建设和供热管网、电力线路迁改工程,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深入推进园区企业清理置换,稳妥处置空壳企业、僵尸企业,为项目落地拓展空间。聚焦园区产业定位,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大力开展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科技型大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凯纺织产业园、洪海光电产业园、双创中心等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标志性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整体实力。三是强化创新驱动。继续实施百项技改工程,年内完成投资50亿元。大力开展创新平台建设年活动,加强启迪之星孵化器与本地企业和产业的项目对接,嫁接清华启迪资源,争取启迪环保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板块实体企业落地。加快泰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创建,推进杰诺生物酶生物智造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5家创新平台落地生根。四是加强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的吸附作用,大力引进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五是开展精准务实招商。充分依托现有优势骨干企业,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环保水处理等新兴产业,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区域,成立专业和产业招商组,广泛对接央企、外企、国内外500强企业,着力在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年内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5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六是狠抓项目建设。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市区级重点项目,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帮包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盯紧靠上,持续跟进,一抓到底,推动项目按时投产达效。

(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下功夫,努力增强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坚持为城服务,靠城发展,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年内完成50%的行政村改革任务。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应确尽确、全部颁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履约保险和复垦保证金制度,降低流转风险。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统筹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建设,培植壮大冠宇科技、旺达农业、兄弟食品等龙头企业,支持绿生源果品、孟庄茶乡小镇等精品园区扩大规模、做亮品牌。加强水肥一体化、蔬菜保健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抓好前良樱桃、杜庄水蜜桃、峨山口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精品园区和标准化基地13家。推进乡村旅游全域化,提升仙坛山温泉小镇、龟山等景区建设运营水平,支持九顶莲花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规划建设光明绿波田园综合体项目,改造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酒店,打造体验型业态,争创全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镇村规划,明确城镇功能定位,抓好税郭镇纺织集群发展,推动省级重点示范镇晋位升级;厚植永安镇生态旅游优势,争创省级特色小镇。实施三年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选择50个左右自然村,集中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高标准建设改造提升县乡村道路,力争户户通基本实现全覆盖,争创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城乡结合部、镇驻地、村容村貌和路域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城乡环卫市场化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的镇容村貌。实施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现代文明新风尚。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抓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措施落实。探索实施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全面落实兜底保障、健康扶贫、孝善养老等政策,让贫困群众得到最需要的实惠。坚持输血造血同推进,扩大富民生产贷规模,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动态调整和督查考核三项机制,加强扶贫资金资产的审计监管,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

(三)在做大做优服务业上下功夫,努力加快城区经济繁荣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城市能力,加快建成全市商贸中心区。一是做优核心商圈。抓好1878民国风情一条街、中央广场品牌招商和管理运营,全力打造年交易额过百亿元的三角花园商贸集聚区。推进枣庄冰雪文体中心建设,抓好星艺佳招商运营,完善服务设施功能配套,加快建成西部高端服务业核心区。二是做大北部专业市场群。积极整合城区传统业态,推动红星美凯龙项目落地,抓好之信农副产品贸易博览城建设招商,提升盛北商贸城、联丰建材市场基础设施配套,促进装饰建材、五金机电、小商品、农副产品等行业搬迁聚集,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和仓储物流业,建设城区北部专业市场群和物流园区。三是做强新兴服务业。推进威海银行、东吴保险、信达财产保险等金融分支机构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全市金融中心。抢抓机遇,培育壮大科技孵化、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业态,持续推进服务业发展提升、比重提高、结构优化。充分挖掘百年中兴文化、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资源,扶持特色优秀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中兴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民族工业和红色文化旅游新地标。

(四)在统筹促进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突出基础支撑、功能为要、人气聚集,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一是推进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规划、拆迁,土地统一收储的思路,积极运作启动三角花园东南片区、涝坡、建材市场等连片棚改,加快市南工业区职工宿舍、塞纳斯城一期等续建项目建设,让更多居民乔迁新居。二是完善功能配套。强化重大交通设施支撑,抓好枣木高速东延、新台高速、十电运煤专线迁建、S103线改线、振兴北路公铁立交、青檀路公铁立交匝道等工程建设,夯实城市长远发展基础。打通振兴北路,新建泰山北路、华山南路、谷山路、兴华路等城区道路,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路网。实施37个老旧小区22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53个国有企业宿舍三供一业改造提升坚持地上地下统筹,实施雨污分流和城市易涝点改造,完善供水、燃气、供热、电力等基础设施,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环境治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全域生态保护体系。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专项治理,加快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实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推进空气监测站点镇街全覆盖,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和入河排污口治理,规范涉水行业排污行为。科学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范围,巩固饮用水源地保护成果,确保河库水质安全。推进齐村支流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东西沙河生态修复及水体治理工程,加快汇泉、惠营污水处理厂扩建和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保障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四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实行能源、水、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抓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按照国家总体设计,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稳步推行碳市场建设。开展不同形式的植树造林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省级生态

(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提升就业保障水平。以全民就业创业为重点,建好各类创业载体,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参保扩面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聚艺谷中小学、区职业中专和红旗小学西校二期建设,全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完成年度全面改薄任务。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发展群众性文艺团体,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档案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枣矿集团枣庄医院与北大医疗战略合作,实施新区现代综合医院建设,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山东省健康促进试点区。五是筑牢安全稳定防火墙。全面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推动打非治违常态化,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扩大产品抽检覆盖面,争创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深化平安市中建设,加快实施雪亮工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让群众更有安全感。扎实推进地方志修编、档案管理等工作,统筹抓好广播电视、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国防教育、妇女儿童、财政金融、统计审计、双拥双抚、老龄及残疾人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以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奋力开启新时代自然生态、宜居宜业美丽市中建设的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枣庄市市中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及重点项目安排(草案)

相关文章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技术支持电话:0632-308307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