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23704020008/2025-00424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机构:城乡水务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2月14日
- 标 题:市中区城乡水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效力状态:有效
市中区城乡水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市中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现将市中区城乡水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依法治水工作。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局党组理论学习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制定领导班子学法用法计划,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2024年已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领导专题学法3次。同时,将党建工作抓牢抓实,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和相关法律制度开展工作,规范党员发展、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流程,确保党建工作依法依规进行。2024年市中区城乡水务局与光明北社区党组织携手共建,开展“水务知识进社区”活动1次;“支部书记主题宣讲”活动1次;“水日话节水,水日共惜水”水法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3次;“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活动2次,“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次,以及“节水惜源”周六志愿活动。
(二)健全依法行政工作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从严落实执法“三项制度”,所有执法案件内部审核并进行公示,所有处罚案件全过程记录并且全部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归档保存,所有重大案件全部开展法制审核;实行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准确录入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信息。二是落实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证件规范使用,按照执法证件申领条件对人员进行审核,市中区城乡水务局本年度共13人新申领执法证件。三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今年以来,对供水、河湖建设、安全生产、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多项工作进行随机抽查,并联合生态环境局、卫健局等部门针对污水处理、供水水质开展联合抽查。四是我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水务赋权事项的实施。配合区司法局、区编办等有关部门制作赋权事项清单、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模板、水务领域处罚文书模板,并在孟庄镇、税郭镇、光明路街道、矿区街道、中心街街道进行了水务执法理论与程序的培训,通过协助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赋权事项和办理流程,为水务赋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市中区城乡水务局今年作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积极承担职责,先后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4年防汛防台风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市中区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各镇街防指、区防指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有序进行。按照“责任到人、预警到镇、预案到村”的原则,要求各镇、街道在做好本级预案修订的同时,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做好人员转移方案,全区已完成防汛演练15次,参加人员246人。今年我区涉及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的工程有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高铁新区引调水工程、峄城大沙河(付湾至市中峄城界)河道治理工程、峄城大沙河(荆山口至孟庄大桥段)河道治理工程,切实提高防汛能力。市中区认真贯彻上级防汛抗旱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平稳度过“七下八上”主汛期。
(四)履行普法责任,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按照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制定本部门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以水务系统干部职工为主体,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内部的普法工作。3月围绕“世界水日”广泛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节约用水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节约用水意识;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6月我局开展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9月工程建设“质量月”活动等等。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窗)、公众号、宣传单等媒介制作普法宣传材料,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知法懂法,认真开展好法制宣传进机关、进工地、进社区等活动,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法律规范真正发挥作用。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法治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本部门执法人员每年都会参加针对各股室依法行政工作的业务培训、执法人员考试等,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将涉及本部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知识学深学透。
(二)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安排、研究行政执法和法治建设工作不够。对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以法治精神推进水利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思考不足。能够按照要求完善落实法治宣传“规定动作”,但宣传方式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在普法工作中“照本宣科”,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够大。
(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细需进一步推进。法制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需进一步吸纳法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执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备情况还有待深入推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加强法治工作领导。一是积极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公正、透明。同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二是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股,具体负责机关和城乡水务系统的法治建设工作,承担机关干部职工的学法普法任务,注重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
(二)加大学法力度,强化法治意识。全面系统学好关于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决定,深刻领会其实质、重大战略意义、总体战略思路、系统战略部署和要求,做到在学法上更加全面深入,确保先学一步、高出一筹,强化意识,奠定和筑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一是利用干部上讲台加强业务培训活动等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二是抓住关键学。组织局机关综合执法办全体干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专题开展学习,让干部职工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三)加强监管,推进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提升执法人员素质,通过组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执法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二是完善执法制度,建立健全执法制度,明确执法流程、执法标准和执法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裁量标准,确保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和一致性。三是推行水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对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实行“轻微不罚”和“首违不罚”。四是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执法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对执法不力、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厉问责。通过公开问责、警示教育等方式,形成有效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加强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法治建设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切实做到深入学习贯彻,紧追党组织的步伐,展现水务人风采与担当,为“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贡献水务力量,铸就水务事业新辉煌。
(二)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四项制度”,完善法制审查工作机制,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继续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制度,将双随机检查情况及时登录网站进行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
(三)扎实做好水务系统学法普法工作。一是制定2025年普法工作计划,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落实普法责任制。二是深入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水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依法行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