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与基层纠纷化解工作做深做实,齐村关工委建设成立护“未”家“圆”五老工作室,组织“五老”志愿者创新“五老”工作室“135”工作法,开展“法治护‘未’”行动,让“五老”老有所为、发光发热,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
成立“五老”法治宣传队伍,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进学校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国情社情民情与心理健康教育。
用法治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格局,为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开展“爱心助学”“结对帮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开展心理疏导、作业辅导、健康教育、普法宣传、纠纷化解等服务,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关爱。




成立“五老”调解队伍,参与化解基层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常见矛盾纠纷。
开展法律宣传,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互谅互让,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纠纷,力争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通过进行亲情道德教育、法律政策宣传、社区矫正政策宣传、心理健康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阳光健康的心态,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开展“五老”调解员“法治武装”活动,全力提升“五老”调解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基层社会“大家庭”的和谐贡献力量。
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农村法治宣传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齐村司法所探索“1+1+2”培养模式,将“五老”志愿者培养成为法治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一人带一片,多片带整体”的引领作用,参与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妇女儿童维权等基层法治服务工作,逐渐成为基层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用心用情用智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护“未”家“圆”五老工作室目前已组织开展法治教育、法治“育未”、法治进校园等活动11场次,关爱青少年活动多次,惠及青少年2100余人次。已化解71对夫妇的矛盾,为131名少年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组织开展“五老”调解员法律知识培训4次,培训“五老”调解员200余人次。近日,全市“五老”助力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上,市区关工委领导现场参观了护“未”家“圆”五老工作室并听取了工作汇报,对相关“五老”工作予以肯定。
今后,齐村镇关工委将继续深化护“未”家“圆”品牌建设,发挥“五老”优势,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与关爱服务,为青少年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