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的声音在社区活动室回响,志愿服务的身影穿梭于楼宇巷陌,文化活动的欢笑萦绕在广场庭院。长期以来,龙山路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纽带,通过阵地建设、队伍培育、资源整合三管齐下,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中持续提升社会文明水平,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温暖工程。
实践阵地建设坚持共建共享理念。街道统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将志愿服务站、历史文化展馆、图书阅览室、居民活动室等功能空间有机整合,构建起集便民服务、文化传承、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基层服务综合体。老车站社区“云卷舒”心理工作室作为特殊关爱项目,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服务;辛庄社区“孔子学堂”依托书法、礼仪课程,系统传承儒家文化精髓;道南社区“邻聚道南7天不打烊”服务模式,延伸服务时间长度,构建起“随时可至、随时可享”的长续航服务新场景;“龙阅城市书房”以5000余册实体藏书和数字化借阅系统,配合自习室、亲子阅览区,打造全民阅读新空间。
志愿服务体系突出专业精准导向。街道着力培育“阳光雨露”“乐小柒”等特色志愿队伍,吸引热心居民、专业人士参与理论宣讲、为老服务、医疗援助、文艺指导、邻里互助、环境维护等多元服务。特别注重理论宣讲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志愿者政治素养和表达能力,让党的创新理论以群众语言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发挥凝聚共识、引领方向的作用。
资源整合注重需求精准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联动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团体、医疗机构等社会力量,围绕群众关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从书法、编织、收纳等实用课程到磨刀、理发、缝纫等便民服务,从送戏进社区、亲子泼水节到电影放映活动,通过精准匹配需求与资源,构建起共享服务网络,既促进居民互动交流,又提升社区凝聚力,形成守望相助、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文明实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可感知的温度。龙山路街道的文明实践活动已深深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绘就了文明实践的民生画卷。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