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刺耳的警报声打破郭村水库的宁静。“因持续暴雨,水库水位超警戒线,立即启动群众转移预案!”随着镇应急指挥部指令下达,一场多部门协同的防汛应急演练在齐村镇郭村水库拉开帷幕。6支救援队伍、百余专业人员闻令而动,半小时内成功将危险区群众安全转移,筑牢汛期“生命防线”。
立体化调度:百人队伍30分钟完成集结
“齐村镇抢险队30人到位!”“齐村镇卫生院支援组携带救生设备抵达!”演练现场,参演队伍严格对标实战要求。在总指挥下达指令后,齐村镇抢险队迅速响应,全员抵达郭村小学集结区。镇武装部统一发放反光马甲、救生衣,清点破拆工具、急救箱等装备32类200余件。
齐村镇抢险队员、卫生院支援组员迅速集结
工作人员在门框贴上绿色撤离标识
精准化转移:“五户联保”“六人包巷”机制确保不漏一人
“各位村民请注意,请立即向乘车点转移!”预警声在水库周边回荡。救援组兵分9路:铜锣预警组穿梭村巷循环示警,齐村镇抢险队员逐户排查。在留守老人张奶奶家,队员搀扶至乘车点。“每户大门张贴红绿标识,绿色代表已撤离,红色需强制转移。”村支书董春雷介绍,通过“五户联保”责任制和“六人包巷”机制,演练群众全部按预定路线转移至安置点。
抢险队员正在逐户排查
全链条保障:医疗救援同步护航
演练现场,齐村镇卫生院全程待命。当模拟“伤员”出现时,医护人员迅速实施担架转运、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针对汛期常见溺水、外伤等险情,我们增配了除颤仪和急救包。”该院医护孙明丽表示。在临时安置点,应急物资组同步发放饮用水,心理疏导人员及时安抚群众情绪。
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担架转运
实战化检验:打通应急响应“最后一公里”
现场指挥齐村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郑显栋在讲评中指出:“本次演练实现三项目标:一是验证半小时紧急转移可行性,二是磨合多层级指挥体系,三是强化群众自救意识。”尤其对巷道引导图优化、特殊人群帮扶等环节提出改进要求。
齐村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郑显栋对此次演练讲评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齐村镇副镇长张永义在受访时强调,全镇已对3座水库完成预案修订,储备沙袋2000多条,备齐了土工布、救生圈、铁丝等物资,与枣庄中联、中泰梨花山和国伟建材签订了防汛物资购置储备协议,严格执行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
在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此次演练既是未雨绸缪的主动出击,更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躬身实践。当救援队伍的脚步声与铜锣声在村巷回响,安全转移的“半小时闭环”背后,是应急管理体系从“纸面”落到“地面”的坚实跨越。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