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王庄镇紧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难点,创新“1132”工作法,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人居环境由“短期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
实施“1村1策”治理工程,突出乡村文旅特色。一是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针对各村环境治理的重难点不同,把18个行政村分类进行治理。将西花沟等谭家河沿线等7个行政村,按照省级景区化村庄的标准进行提升;将老206沿线村庄按照交通干道开展整治提升;将其余行政村按照全区全域旅游村的标准进行提升。二是组建专班、深入调研。为准确给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把脉问诊”,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一村一策”,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检查“队长+组长”工作专班,各管区队长带领各包村工作组组长进行实地走访,深入背街小巷、河塘沟渠、房前屋后等,彻底清理卫生死角。三是搭建平台、点评结合。为确保“一村一策”真正落到实处,组织包村工作组长上台汇报整治方案及取得成效,党政干部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工作开展的重点,通过“自查+点评”方式,进一步完善“一村一策”,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台阶、再提档次。
构建“3”方协力联动机制,统筹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建机制、齐联动。为凝聚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形成“两委带头、党员参与、人人配合”的浓厚氛围,西王庄镇不断完善“党建引领+环境整治”机制,突出“镇、村、网格、群众”四级联动,实行“主要领导抓部署、分管领导抓督促、“两委”干部抓一线、村民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方法。二是强队伍、抓重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服务队”,针对私搭乱建、乱放乱占等各种“难症”“顽疾”,从村“两委”干部、党员开始,以身作则,带头整治、带头拆除、带头清理,示范引领村民自觉整治、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引导群众把环境整治由“村中事”变成“家中事”。三是定网格、明责任。村级党组织通过划片定岗联户为各个村干部、党员划分“责任田”,制定“微网格”,责任到组、到人,及时收集各组反馈信息,集体商议动用大型机械,统一使用提升效率,并组织村级志愿者服务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活动;物业公司对村主干道路打扫、公厕卫生保持、垃圾清运等工作负责,按照全镇统一安排,调配优势机械、人员力量,在各村重点攻坚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村公益岗作为重要补充,及时对“四大堆”、建筑垃圾、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发放宣传材料对村民进行环保宣传,监督警戒“小广告”张贴等“微”问题,确保不留死角。
完善“2”套考核体系,发挥“指挥棒”导向作用。一是开展“线下”考核。由镇环卫所每月开展2次暗访并及时反馈问题限期整改,对存在思想不重视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等问题的一票否决,在人居环境评分中直接划分为“差”等次,夯实人居环境工作底线。二是开展综合观摩考核。结合“微换装、精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工作,党政主要干部亲自带队,组织科级干部、村干部等人员,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评比活动,对用心打造亮点服务群众,村容村貌提升成效明显的予以考评加分。三是奖惩结合激励先进。通过“听汇报、看亮点、查死角”等形式,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行打分排名,强化村级人居环境得分的结果运用,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