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活力老人赋能”模式。聚焦65岁以下低龄老年人头脑清晰、身体尚好,且再就业愿望强烈等特点,创新实施“活力老人赋能—农村居家养老”运营模式。一方面,设立“助餐”“助洁”“护理”等岗位,在农村活力老人库中选取低龄老人开展专业培训,合格后为失能、半失能、独居等生活困难老人提供基本助老服务。另一方面,发挥“近邻”优势,组织低龄老人、公益岗位志愿者与空巢、高龄、病残、失能老人结成“定向帮扶对子”。特别是借助现有农村公益岗位人员,在基础护理、养老护理以及基本医疗养护、照料等方面进行赋能培训,发展成为志愿者。今年以来,共培训“活力老人”50余人次,公益岗20余人次,16名失能老人、20名半失能老人从中受益。
二是大力实施“银龄健康工程”。开展“健康敲门行动”,组织各村乡医为65岁以上失能、独居等困难老人免费提供上门健康管理服务。重点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即开展一次上门健康管理、提供一套上门健康服务、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旨在改善失能、失智等困难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今年以来,累计为失能、独居等困难老人提供义诊等健康服务16次,辖区内18个行政村实现全部覆盖。
三是创建“居家助老”服务新体系。搭建便民利民志愿服务队、就业指导志愿服务队、卫生保健志愿服务队、宣传教育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助老志愿服务。将“社工+义工(志愿者)”双工联动,有效融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去,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陪伴服务,每天一小时陪伴、每半个月一次义诊、每个月免费理一次发等。依托美德信用建设,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机制,将活力老人、公益岗人员等参加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在“诚信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提高他们的服务积极性。
四是养老服务设施再提升。根据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养老困难老年人需求,整合村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用房和闲置房屋等资源,通过新建、改建或现有日间照料中心升级改造等方式,改造提升农村社区型养老服务设施。今年以来,在设施标准化、功能综合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精准化的基础上,新增建设养老服务站3处、爱心长者食堂2处。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