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项目拉动,在厚植产业优势上发展新质生产力。锚定机械加工和建材产业两大领域,对外强化招引力度。对内实施增资扩股,力争今年实现新签约项目不低于12个,新开工项目11个,项目线索不少于30条的目标。加快推进已开工的银山光伏二期、中民网联、环汉智能制造等新能源、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确保顺利竣工;紧盯已签约的华电200MW/400MWh储能示范项目、中联废旧锂电池回收、生化原料药肝素钠生产项目、复合新材料高端制动产品生产项目等12个过亿元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四上”企业新增37家,总数突破120家。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在支撑跨越赶超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辖区内枣庄学院、枣庄中联水泥、东铁动力等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对接交流,沟通重点项目技术需求信息和高校科研项目信息,实现政校企信息共享,找准产业优势和细分赛道,进一步发挥枣庄学院科技小院在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应用等的平台作用,做好郭村软籽石榴良种选育工作,充分挖掘“石榴丰收送主席,致富不忘报党恩”的故事内涵,擦亮“学在市中”品牌,加快推进枣庄育才实验高级中学,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载体,用好、用足各级人才、创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经济专班的服务专员作用,充分利用在外地工作、创业的贤能之士的人脉资源,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推动“榴枣归乡”在我镇开花结果,实现跨越赶超。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发展新质生产力。确立“南城北乡”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已经争创实施的“甘泉花香·人文齐村”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增点扩面,将北部14个村、45平方公里的“北部乡村”全部纳入创建范围,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创建目标。通过规划实施总投资2亿元的谷山水库引调水工程、1.2亿元的羊泉文旅小镇、500万元的李岭非遗一条街区等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人文、果香、山水”三个核心内涵。进一步提升道路、排水、照明、生活污水纳管等基础设施,细化填充甘泉寺、屏山、凤凰、场里等环线节点,实现文旅、非遗、餐饮和林果集聚繁荣,提高游客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助力屏山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持续打造市中区北部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全力争资引项,力争上级资金2亿元用于推进谷山水库引调水工程建设。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发展壮大“非遗在乔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刘庄和盈蛋鸡养殖合作社、赵庄网红小院等“一村一品”,力争今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过50万元村达到50%以上。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