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吸取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教训,坚决遏制同类事故发生,枣庄市应急管理局选定市中区开展安全管理试点。市中区应急管理局深入调研,精准聚焦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不清、防护装备缺位、审批流于形式、应急知识匮乏等核心痛点,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性凝练形成“两指南一报告”即《有限空间管理指南—“三字诀”》《有限空间作业指南—“六到位”》及《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报告制度》。秉持“小成本、办大事”理念,通过系统部署、科技赋能、机制创新,推动全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向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
一、精准把脉,凝练指南直击痛点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复杂性,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隐形杀手”。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培训会、聘请安全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召开有限空间作业现场会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梳理有限空间监管与企业管理的难点,结合辖区工贸企业实际情况,总结凝练出《有限空间管理指南—“三字诀”》《有限空间作业指南—“六到位”》。以通俗易懂、精炼简明的语言,聚焦有限空间管理全过程风险管控与有限空间作业关键环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安全作业知识,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树牢有限空间风险意识。
二、科技赋能,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以“智慧应急”理念为引领,以《有限空间管理指南—“三字诀”》《有限空间作业指南—“六到位”》为指导,秉承“小成本、办大事”的思路,探索运用科技手段,着力提升有限空间作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监管效能。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对常见的五类典型有限空间,选取典型企业开展现场管理智能化改造提升试点工作。一是在大型半封闭式(或敞开式)有限空间(如敞口式污水处理池)护栏部位设置红外光栅探测器(红外信号可设防直线距离60米左右;一台主机能带99个探头),当人身体部位越过光栅时,会触发现场报警,同时报警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递至安全管理人员的手机。二是在小型半封闭式(或敞开式)有限空间(如小型污水池或其他窖池)池顶角落部位设置幕帘式红外探测器(红外信号可设防直线距离6米,夹角60度左右的扇形区域),当人身体部位越过探测区域时,会触发现场报警,同时报警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递至安全管理人员的手机。以上两种措施实现了对半封闭式(或敞开式)有限空间的实时监控,安全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接到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处理,有效防止人员违规进入,增强了现场安全管理的可靠性。三是在封闭式有限空间(如污水井、储罐等)设置常闭式接近开关,人孔盖或井盖打开时触发现场报警,同时报警信号无线传输至24小时有人值守的值班室。该技术防范措施能够实时监控封闭式有限空间状态,及时发现违规进入行为,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四是一般风险有限空间(如净水剂罐、循环软水池等),在罐体人孔盖、法兰口、循环水池护栏门设置统一编码和带有一码一清单二维码的扎带。安全管理员对扎带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格考核私自损坏扎带的行为,有效防止员工私自进入或误入。五是在需要经常作业的有限空间(如污水采样井)井盖部位设置永久固定的格栅或采用小开口的井盖,既能正常开展采样作业,又能防止人员进入。通过改造提升,实现了有限空间现场管理智能化,将有限空间风险管控前移,实现“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真正做到“小投入、大安全”。
三、审批上云,数字监管压实责任
为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制定下发《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作业报告制度(试行)》,创新推出 “有限空间作业报告二维码”。作业人员通过识别二维码,实现线上提报,在线审批,创新报告形式。企业主要负责人收到报告信息后,可线上查看“三类人员”签字、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作业时间、清理置换隔绝情况、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数据、防护救援设备配备、安全措施落实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的照片和视频等关键信息。“有限空间作业报告二维码”的运用,给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提供新的选择,实现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压实了主要负责人审批责任;同时报告信息云端存储,监管部门可线上抽查,线下精准督导。
四、树立模范,榜样引领带动推广
重视典型引路作用,精心培育试点范本,着重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板。枣庄市市中区应急管理局一方面将“两指南一报告”核心要点“三字诀”和“六到位”设计成海报并印制1000份,发放给辖区内涉有限空间企业,进行张贴宣传、组织员工学习;另一方面在山东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有限空间管理智能化改造提升试点,并在该公司举办枣庄市工贸行业涉有限空间作业企业“两指南一报告”安全监管现场观摩会,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应急局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工贸行业涉有限空间作业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共计80余人实地参观,听取经验介绍。此次现场会,聚焦有限空间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改造提升,为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与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下一步市中区将持续推动涉有限空间企业开展有限空间现场管理智能化、作业管理信息化改造提升,积累经验,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