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办公环境优化与工作效率提升的改革探索中,我局围绕一层楼内办公的实际场景,创新推行“1分钟传达到位”“10米‘工作圈’”和“内部资料分类“共享”三大举措,有效缩短文件信息传达链条,构建便捷高效的内部协作体系,为机关工作注入新活力。
一、搭建极速通道,实现“1分钟传达到位”
针对楼层内局长、分管领导、各股室集中办公的优势,着力打造即时化信息传达机制。依托办公区域全覆盖的局域网和即时通讯系统,建立多层级联动的信息发布平台。当局长签发重要文件或部署紧急任务时,工作信息一键发送,分管领导、各股室股长及科员的办公电脑、手机终端同步接收提醒,确保信息在1分钟内精准触达每一位相关人员。
同时,制定规范化的信息分类处理流程,明确不同类型文件的传达优先级和反馈时限。例如,一般性通知要求10分钟内确认接收,紧急工作部署需在30分钟内反馈初步落实方案。以扁平化的传达模式,打破传统层级传递时间壁垒,让政策指令与工作要求能够第一时间落地,有效提升了机关整体响应速度。
二、划定10米“工作圈”,打造高效协作空间
以办公区域物理布局为基础,以各股室为中心划定半径10米的“工作圈”,将局长办公室、分管领导办公室与各股室办公区域纳入其中,织就紧密相连的工作协作网。“10米工作圈内”,局长、分管领导能够随时深入股室了解工作进展,与科员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一线工作情况;科员也可便捷地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难点、向局长请示重要事项,实现了不同层级人员之间的近距离沟通与无缝对接。
“工作圈”覆盖会议室,方便开展即时性的工作研讨和任务部署。遇到紧急工作或复杂问题时,涉及人员可迅速聚集,现场分析情况、制定解决方案,避免了传统会议筹备的烦琐流程,大幅提高了决策效率。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圈,大事快协商”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打破信息壁垒,推进内部资料“共享”
依托局域网络实现“内部资料共享”。在办公区服务器设置共享目录,按业务板块细分“政策法规”“工作方案”等子文件夹,实行分级权限管理,对敏感文件加密处理并通过日志追踪。各股室指定专人负责资料动态更新,工作人员凭账号访问授权内容,彻底告别重复报送与手工传递,实现信息获取“零跑腿”。
“共享”机制实施以来,纸质文件流转量锐减70%,切实节省了印刷成本;资料查找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0分钟内,跨部门协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将历年档案文件进行数字化归档,构建起全周期信息资源库,既实现历史资料高效存储与便捷检索,又充分释放档案数据价值,为科学决策和高效履职筑牢数据根基。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