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中区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枣庄辣子鸡烹饪技艺”,以“非遗活化、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为内核,积极打造枣庄辣子鸡非遗特色街区项目,构建“五个一”产业生态链与“四馆一厂”沉浸式文化矩阵,实现从田间食材到云端销售的产业链闭环,推动传统技艺向产业化生产、数字化营销、文创化表达的跨越式转型,为传统美食类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枣庄经验”。
发挥资源优势,科学推进非遗主题街区建设。为擦亮“中国辣子鸡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枣庄市市中区盘活老旧厂区,今年将原天鹅地毯厂改造建设成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该项目围绕“五个一、四座馆、一个厂”科学规划布局,总投资2300万元,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560平方米。“五个一”,即建设一个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一个枣庄市美食产业协会、一所辣子鸡创新研究院、一个辣子鸡产业联盟、一个辣子鸡直播基地,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四座馆”,即一座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辣子鸡博物馆、一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辣子鸡非遗研学体验馆、一座建筑面积680平方米辣子鸡文创馆、一座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辣子鸡研学手工炒制馆;“一座厂”,即辣子鸡云厨可视工厂,建筑面积3756平方米。整个项目按照3A级景区运营,以“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为导向,全力打造一处集观光旅游、美食体验、文化娱乐、研学拓展等于一体的辣子鸡非遗特色文化主题街区。
创新营销模式,实现非遗技艺产业化突破。注册“兴枣坊”“辣阁庄”两个品牌,以“非遗+全链+健康”为核心理念,推进辣子鸡云厨可视工厂实施辣子鸡标准化工业炒制。目前,已开发袋装酱料、盒装鲜品、袋装常温等3项生产工艺,高端礼盒、自嗨锅、袋装、零食装、辣子鸡酱等5项产品,与上海黄尚新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线上团购、短视频、直播,建立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团购商城,拼多多、京东、淘宝等线上购物平台店铺,拓宽辣子鸡及文创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线下市场“兴枣坊”品牌主要供应商超、盒马鲜生等;线上市场“辣阁庄”品牌依托电商渠道带动品牌销售,建立直营店展示销售体系;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市场拓展模式,构建多元化销售体系。当前工厂生产设计日产能整鸡1500只,工业化炒制8000斤,预计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年度销售额2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
深耕非遗传承,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提升非遗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2025枣庄辣子鸡全城狂欢季,精心策划大型火舞秀、烟火瀑布秀、凤舞飞天等精彩表演,以及泡泡草地电音节、天空花园集市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参与。7月5日,在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举办“辣味盛夏 激情狂欢”2025第三届“青岛啤酒节”枣庄分会场活动,活动连续举办15天,不仅有美食、现场还设置了儿童娱乐区,现场音乐会,为广大市民提供的夏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广大市民尽享啤酒芳香,尽享文化大餐。开展“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辣子鸡技艺惠及大众”烹饪公益培训年活动,通过专业讲师指导,让更多群众掌握辣子鸡烹饪技艺,促进非遗技艺广泛传承,目前已举办3期,200余名群众参加。做靓非遗研学游品牌,设计“辣子鸡研学线路”,开发辣子鸡文具、布偶、装饰品、帆布袋等20余种文创产品。其中,枣庄辣子鸡博物馆分为“金鸡报晓、天赐良‘鸡’、薪火相传、大‘鸡’大利”四大主题展区,特别设计了裸眼3D辣子鸡宣传片,让游客身临其境全面了解枣庄辣子鸡背后的文明脉络与地域特色;非遗研学体验馆采用“讲、演、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开展实景教学,让学员沉浸式感受和学习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更好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