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宝贵的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惠及人民群众,我局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近日,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遗传承与体验活动,营造了保护文化遗产、共享文化成果的浓厚社会氛围。
匠心传承,枣庄辣子鸡制作技艺公益培训香飘万家。在枣庄辣子鸡美食文化城举办了“辣韵千年·技承非遗”公益培训班。邀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授课,面向社区群众、餐饮从业者及美食爱好者,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学员动手”的模式,让参与者不仅听得懂,更能学得会、做得香。活动现场香气四溢,学员们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这道地方名吃的制作精髓,深刻感受了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有效推动了这一“舌尖上的非遗”在民间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塑韵童心,面泥塑技艺进校园点燃传承星火。组织面泥塑非遗传承人走进文化路小学东校,开展“巧手塑万象 非遗润童心”面泥塑技艺传承活动。非遗传承人向孩子们生动讲述了面泥塑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市中区本土特色,随后进行现场创作示范。在传承人和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揉、捏、搓、刻等技法,将五彩面团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花卉或卡通形象,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守护地方非遗的种子。
守护健康,侯氏纳鼻疗法公益筛查惠泽百姓。为积极发挥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人民健康的作用,我局开展了“非遗护健康 侯氏纳鼻公益筛查”活动。侯氏纳鼻疗法传承人及专业团队为现场群众提供了免费的问诊咨询和初步筛查服务。传承人针对有需求的群众进行了初步的鼻腔检查和建议。活动将珍贵的传统医药非遗送到百姓家门口,让群众零距离体验了传统疗法的独特价值,增强了健康保健意识,深受社区居民好评。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是我局推动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美食培训、校园传承、健康服务等多元化、接地气的形式,不仅有效提升了我区特色非遗项目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更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创新载体、拓展路径,深化非遗系统性保护,让璀璨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建设文化强区注入不竭动力。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