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中区司法局坚持聚焦老年人群体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精心打造“法护桑榆”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完善个性化、便捷化、长效化法律服务,提升老年群体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为老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温馨定制”服务,惠老援助更“暖心”。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四优先”: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降低老年人法律援助门槛,对请求支付抚恤金、救济金、赡养费、扶养费等的老年人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对失独家庭、空巢、享受低保待遇、特困供养待遇,以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给老年人吃下“定心丸”。在接待窗口配备适老用品,由专人引导和协助,为老年人接受服务提供便利,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路途较远的老年人可以预约上门服务。今年10月,全市首家“法护桑榆 情暖市中”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枣庄诚德医养中心揭牌成立,目前已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21起,提供法律建议17条,上门法律援助服务9人次。
二是“送法上门”服务,巧解纠纷更“安心”。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五老”等力量,定期开展涉老纠纷排查。采用“先调后援”的方式,深入家庭走访调查,及时查清事实,找准争议焦点,采取德、情、理、法相互交融方式,加强对老年人全方位、细致化的耐心劝说和情感疏导,力求达到案结事了人和。发挥基层司法所属地优势,重点关注“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等大项目中涉老纠纷,结合法律法规与村规民约,通过“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方式,妥善解决宅基地、遗产分配、赡养、儿女继承等纠纷隐患。今年以来,已组织涉老纠纷排查23次,化解民间借贷、婚姻家庭、房产继承等矛盾纠纷60余件。
三是“法律体检”服务,普法教育更“贴心”。坚持“靶向”宣传为主,倾心打造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贴近日常生活的休闲法治阵地,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广场、农贸市场等场所循环播放民法典、防范诈骗等普法视频,让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时“眼中有法”,在休闲购物时“随时学法”。充分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作用,通过“广场宣传+讲座授课”的形式,在社区内向老年居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防范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法律知识。截至目前,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70余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6000余份、解答老年人咨询220余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场。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