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我区“七个聚焦”全力开拓公共法律新局面
作者: 更新时间:2024-07-01 15:55

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始终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稳步推进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一、聚焦完善服务网络,着力建设全功能平台。高标准打造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一条龙跟进的模式,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一窗口受理、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办结,设立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多个窗口,并针对残疾及老年体迈群众,设立残障通道和公证特殊办证室,有效助力实现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各镇(街)依托各司法所、镇(街)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案件初审、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以及律师、公证推介预约等服务。借助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微信公众号、爱山东APP、枣庄政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实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一端发起,三台(实体、热线、网络)响应的工作格局。

聚焦弱势群体保护,着力做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市中区法律援助工作作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始终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在区公安分局石榴籽服务中心、区总工会、区妇联以及各镇街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全部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构建了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主导,覆盖全区、运作顺畅、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法律援助维权网络,形成了半小时服务圈2022年以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45件(民事1050件,刑事995件);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2136件(民事544件,刑事1465件),为受援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120余万元。

聚焦党建引领发展,着力提升律师行业服务能力。市中区高度重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建促所建、以党务强业务、以党风正行风,不断开创市中律师行业发展新局面。从区律师事务所第一联合党支部和第二联合党支部成立以来,实现党建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律师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目前,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6家、专职律师48,组织工作覆盖率达100%。不断延伸律师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遴选16名律师组建区委、区政府党政一体化法律顾问团,对事项重大、风险较高、关系复杂的涉法事务,全过程跟踪、全领域参与、全环节把关,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治路径。建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心,组建律师专业服务团队聚焦企业关心的 热点、难点法律服务问题,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近200场次,出具体检报告、提出法律意见建议近400份。

聚焦群众法律需求,着力提升法律顾问工作质效。全区170个村(社区)共聘任65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所需经费已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为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村居法律顾问们奔走于全区各个角落,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意见建议、为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开展宪法法律学习宣传,努力满足村(社区)基层治理及群众生活中的多元化法律需求。2022年来,村居顾问律师累计在基层开展法治宣讲600余场次,解答群众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及其他文书6700次,提供法律建议2400余条。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坚持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夯实基层、打牢基础、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大调解组织网络,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目前,共有村(社区)调委会170个。规范建立25个人调解工作室,持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创新实施一庭两所三快联动新模式和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加强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调解员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调解水平目前,全区共有备案调解员477人,其中专职调解员84人,兼职调解员393人。2022年以来,全区各级调委会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660 余次,专项矛盾纠纷排查56次;调解案件3524件,调解成功3487件,涉案金额约2428万元。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着力优化公证服务。近年来,枣庄兴鲁公证处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依法开展各项公证业务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一次办好,提升公证服务能力。对于当事人的询问耐心详尽的进行解答,材料齐全的当场受理,材料不齐的,向当事人详细介绍所需的证明材料清单,做到一次告知,二次办结。完善公证参与司法辅助、行政执法辅助事务,尤其是在服务全区征迁项目上,积极发挥公证在送达、拆违证据保全、提存等环节上的优势证据作用,保障违建拆除工作顺利进行。探索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积极拓展涉外公证业务,2022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案件292件,国内71件,涉外191件,招投标30件。

聚焦法治社会建设,着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全区50余家单位积极履行普法责任,利用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法典相伴”“4.15国家安全教育日”“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崇尚法治,共创文明,献礼二十大”“一月一主题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280余场。大力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累计培养法治带头人181名、法律明白人523名。持续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市级70个),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精心打造全域法治文化阵地集群,以东湖法治主题公园为主阵地,辐射带动民法典主题游园、吉品街依法诚信经营一条街等十六处阵地细胞工程,形成了别开生面的市中区全域法治文化阵地集群,构建市中区十分钟法治文化圈,进一步推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遍地开花目前,全区有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1个,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7个。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