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和9月为退伍季,为迎接退役军人光荣返乡,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参军光荣,返乡荣光”的自豪感、归属感,枣庄市市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六个一”暖心举措为载体,做实做优军人返乡报到工作,不仅让退役军人暖心更省心,更让退役军人真切感受到来自家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不断激发他们退役不褪色、返乡建新功的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一场欢迎仪式,营造尊崇浓厚氛围
举办“榴枣归乡”欢迎仪式。2024年3月,全区49名退役军人身披“光荣退伍”绶带、佩戴大红花、手持鲜花,在“榴枣归乡戎耀市中,退役军人再启征程”返乡荣誉墙前签名合影,让退役军人记录荣光时刻,发扬“创一流、扛红旗”的精神,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堂“老班长第一课”,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市中区坚持思想引领,构建尊崇关爱“新格局”,把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首要任务。邀请“最美退役军人”代表为退役军人讲授“返乡第一课”,帮助退役军人上好从部队走向地方的“社会第一课”,勉励他们退伍不褪色,增强就业创业本领,提升综合素质,尽快融入社会,用实际行动建设家乡、奉献家乡。
一家实训基地,打造就业创业“新亮点”
市中区始终把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民生大事、民生实事来抓,不断完善政策支撑、就业服务、创业扶持等举措。成立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实训基地,鼓励和引导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持续打造就业创业服务“立体空间”。推动学历教育提升和技能培训,拓宽退役军人培养路径,满足退役军人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让退役军人在人生“第二战场”再创辉煌。
一次标杆企业参观,政企联动为退役军人送岗
组织退役军人入企参观。例如,通过深入富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企业文化、厂房建设、机械设备、培训基地等情况。提供“定岗式”培训和“点对点”就业推荐,企业负责人现场介绍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退役军人现场签约参加培训。“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现场签约”联动送岗,多措并举为退役军人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全方位、个性化满足退役军人就业需求,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一次“体验式”教学,让就业创业“更有底气”
开展“实地观摩+现场教学”活动,按照退役军人专业特长,邀请退役军人深入企业车间开展“体验式”教学,实地观摩导师实操过程,聆听技能讲解,并现场由导师指导上机操作。“体验式”教学,将理论融入实践,提升学员实操能力,做到精准匹配、人岗相宜。
“一站式”返乡报到,让退役军人“更省心”
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关系着广大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实行跨部门联合办公,优化政务服务模式。实行全区多部门联动,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人武部、区人社局、区医保局、银行等部门集中办公,形成“合力效应”,为退役军人返乡报到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暖心服务,将返乡退役军人接收报到、落户办理、关系转接等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将“多部门跑、分散办理”变成“多项合一、集成办理”。发挥数据赋能优势,按下信息采集、预备役登记、组织关系转接等服务“快捷键”,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跨部门联办,大大缩短了办结时间。实行跨部门联合办公,为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暖心服务,在报到现场开设退役军人报到、预备役登记、适应性培训、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社保和医保关系转接、专属银行卡办理等专区,让退役军人真切感受到“戎”归故里后家乡的温暖和贴心的服务。采取“一站式”集中报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有机融合优势资源,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把退役军人报到所需要的相关手续想在前、办在前,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减少工作流程。通过践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理念,实现“一站式报到、一条龙服务、10分钟办结”,简化报到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中区坚持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退伍季一边是部分退役军人“就业难”,另一边是企业“招人难”,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有求职意向的退役军人与用工企业搭建“连心桥”。开通就业“直通车”,开展“培训+就业”定岗式技能培训,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岗”。主动与人社、税务、银行等部门衔接,争取更多岗位、资金、政策。运用“互联网+创业创新”模式,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实现“被动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助力退役军人迈好退役转岗“第一步”。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