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中区财政局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为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服务,为投资决策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服务”宗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从工程经济和财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财政评审质量控制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严守资金管理的“阀门”,护航财政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一、精心谋划评审前置,科学决策下好“先手棋”
项目前期谋划工作是保证财政有效投资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区里的重大投资项目,区财政局立足全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量入为出、综合平衡”原则,按照“投向科学、充分论证、集体研究”要求,前移评审关口,抓好事前管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做好项目上会前的审核把关,提高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财政评审人员坚持实地踏勘,了解项目建设要求、工程施工工艺和实际建设环境等,并结合外聘专家意见对项目的合理性、绩效指标等方面进行评审,提出合理规划建议,因地制宜调整规划设计,以达科学合理目的。对于不成熟、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及时提出暂缓开展前期工作的建议;对于可合并施工的项目,及时提出整合建议等,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施工进度。
二、聚焦目标有效控局,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
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重点,设计阶段的工期虽然只占项目生命周期的15%—20%左右,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投资影响达70%以上,是影响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区财政局聚焦评审目标,统筹全局,扎实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是明确设计标准。设计标准会关系到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与竣工验收、对造价有本质性的影响,工程项目的类型不同,其设计标准也有差异。财政评审人员根据不同送审项目的不同,邀请领域专家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明确项目设计标准,争取达到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最优。
二是建立设计投标竞争机制。部分设计单位存在重“技术标准”,轻“造价控制”现象,因此,区财政局探索建立完善设计投标竞争机制,努力平衡经济要求和设计标准规范要求,力求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造价。
三是实施限额设计。为保证项目总控制价处于预算金额内,同时实现财政资金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决策阶段,评审人员经实地踏勘和充分研究论证,并根据参考标准明确各设计环节限额控制目标,确保建设单位在不影响安全、质量,不改变使用品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局部设计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三、全程参与积极跟进,突出重点打好“主动仗”
一是设立预算审核关。做好项目的现场勘察工作,严格审核送审预算与项目现场情况是否相符,尽力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对于送审项目中出现的高于规定标准的施工图纸、高估冒算的施工方案、高价格的材料设备,坚决予以审减,确保财政资金高效合理地利用。
二是设立招标控制关。加强对招标文件合法性、合规性和招标控制价合理性的审核,对招标环节出现的不合理情况进行纠正,主动参与合同结算条款的审查,及时发现“陷阱”条款,着力于从源头避免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
三是严把建设关。对建设过程进行跟踪评审,强化隐蔽工程、设计变更、技术签证等关键环节的把关审核,遏制施工单位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的行为,使评审结果更加科学真实、客观公正,提升评审质量。
四是强化决算关。在立足高质量结算评审基础上,充分发挥评审人员财务专业优势,全面审查项目投资是否合理,做好财政投资决算评审工作。
四、协调联动规范审查,尽锐出战唱好“重头戏”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为评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按照“工作规范、制度先行”的思路,制定《市中区财政局财政评审内部操作规程》,规范各部门评审运作,推动评审工作科学有序发展。通过组织座谈会、开展专题培训会等形式,向财政部门主管业务科室及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宣讲评审工作程序,明确部门职责,其中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报审资料的真实完整负责,财政部门各主管业务科室负责项目审核工作指导,保证建设单位送审资料的规范性和真实性。并不断加大宣传协调力度,确保责任部门严格按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流程操作,以保障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建设人才队伍,奠定坚实的评审人才基础。财政部门评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评审经验和职业道德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评审质量。为进一步提升评审队伍专业素质,区财政局鼓励评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职称资质、执业资格考试,以促进知识结构更新。同时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会,通过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讲座、研讨评审工作常见问题、分析典型案例、学习他人先进工作经验方法等形式,提高评审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是聘请专业代理机构,提高工程项目评审质效。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把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机构作为财政投资评审部门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在项目开工后,进入现场进行全过程跟踪,使财政投资评审部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和领域的评审,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委托业务,强化对协审人员的监督管理,特制定委托业务管理办法,包括评审人员选聘标准、行为准则、工作考评、廉政纪律等方面的内容,并建立对中介机构的考评体系及惩罚措施,确保选用的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恪守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确保财政评审工作质效。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