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自然资源局高站位、全领域、长实效的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挖潜低效,盘活闲置,到处置批而未供、零星土地,调整用地结构。从守住耕地“基本盘”,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严格土地综合整治,落实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枣庄市市中区形成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节地型土地利用新格局。
——开发地下空间。鼓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破解制约企业发展土地瓶颈问题,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在政策上,最大力度的惠企利民,经营性项目使用地下空间的,以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地下一层不低于所在区域相应土地用途基准地价的20%,地下二层按地下一层标准减半确定,地下三层按地下二层标准减半,以此类推。不仅要拓展土地的“高度”、“广度”更要挖掘地下空间的“深度”,为市中区打开立体发展新格局。
——挖潜低效用地。以盘活低效用地为突破口,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只有推动“沉睡”资产变成资源,腾笼换鸟,才能释放更多的产业新空间。2022年以来,市中区摸索出了一整套挖潜低效用地的经验方法,共挖潜低效用地786亩,实现了旧资源“焕新发展”。
——盘活闲置土地。坚持问题导向,现场实地调研、评估,协调解决疑点难点问题,分类分批处置闲置土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一企一议”、“一地一策”原则,积极同企业沟通,打通闲置土地处置的难点、堵点。2022年以来,市中区累计盘活闲置土地802亩。
——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全面解决全区批而未供突出问题,进一步盘活存量,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为全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提供资源服务保障。2022年以来,市中区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717.59亩。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田长制、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踏勘论证等制度,印发《市中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把耕地保护纳入镇(街道)党政领导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考核并落实奖惩。全方位推动自然资源监管执法方式转变。加强山东省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执法场景的应用,组织镇(街)、村(居)用户参与系统培训。同时加强数字赋能,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解决卫片执法中“卡脖子”关键问题,提高卫片执法和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的时效性、精准性和系统性。
——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市中区一直以来都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保护耕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兼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项目进展。一是充分挖掘潜力,精心指导实施。全面摸排符合挂钩项目实施条件的地块,统筹推进项目实施,分类做好增减挂钩工作。二是规范各类流程,强化后续利用。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对立项、实施、验收各环节资料及现场,采用内业判读和外业审核的方式进行把关审核,确保地块拆除复耕到位。同时对已复垦耕地进行不定时巡察检查,落实监管责任,坚决杜绝在复垦耕地上进行非农建设,严防复垦耕地撂荒。
——用活占补平衡政策。经图斑筛选、实地踏勘、专家论证等工作后,2022年市中区新增占补平衡指标入库44亩,2023年预计产生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2000亩。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对辖区残次林地、低效园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综合整治利用,严格落实了“占优补优”占补平衡政策,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极大地缓解了用地矛盾。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