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部门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部门动态

我区守住红线深挖空间建成节地型土地利用新格局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1-16 15:03

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基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高站位、全领域、长实效的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从实行“标准地”模式供地,保障项目拿地即开工,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挖潜低效,盘活闲置,处置批而未供、零星土地,调整用地结构。从守住耕地“基本盘”,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严格土地综合整治,落实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枣庄市市中区抓好“手中牌”,算好经济账,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忘生态账,促进市中区形成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节地型土地利用新格局。

一、创新土地出让模式,强化“标准地”供应、推动地下空间开发。

(一)积极推行“标准地”供应。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精准要素保障,推行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机制。打破过去土地出让手续多的难题,在土地供应前,由区政府统一开展地质灾害、压覆矿产、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洪水影响、文物考古等评估和普查。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相关控制指标通过出让公告公开发布,土地成交后纳入土地出让合同,并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由区政府或者开发园区同地企业签订《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强化用地要素保障。今年以来,市中区已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5宗,合计面积284.2逐步建立完善了“市场运作、政府守信、企业履约、过程监管、失信惩戒”的“标准地”出让制度体系,促进工业项目尽快落地达效,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方位推动市中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向地下要发展空间。地下空间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枣庄市市中区是原枣庄市政府驻地,所谓的老城区,在地上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存量建设用地及地下空间利用的文章,鼓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破解制约企业发展土地瓶颈问题,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在政策上,最大力度的惠企利民,经营性项目使用地下空间的,以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地下一层不低于所在区域相应土地用途基准地价的20%,地下二层按地下一层标准减半确定,地下三层按地下二层标准减半,以此类推。不仅要拓展土地的高度”、“广度”更要挖掘地下空间的“深度”,为市中区打开立体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挖潜低效,盘活闲置,处置批而未供土地,不断调整用地结构。

(一)挖潜低效用地。以盘活低效用地为突破口,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只有推动“沉睡”资产变成资源,腾笼换鸟,才能释放更多的产业新空间。今年以来,市中区摸索出了一整套挖潜低效用地的经验方法,共挖潜低效用地717亩,实现了旧资源“焕新发展”。一是摸清底数,按照投资协议约定内容、实际投入产出等,对现有项目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清理排查和“回头看”,做好分类,聘请专业技术队伍建立可靠有效的数据库,定时更新数据库内容,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对于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类的低效用地,通过鼓励企业自主改造、兼并重组、空置厂房分割转让和统租等方式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提升。三是对于政府收储改造类的闲置土地,尽快督促项目落实,及时提醒企业签署供地合同(划拨决定书),及时提醒企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尽量避免因各类证件不全而无法盘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一地一策”原则,加大低效用地有效处置力度。

(二)盘活闲置土地。市中区坚持问题导向,现场实地调研、评估,协调解决疑点难点问题,分类分批处置闲置土地。对于“三图一致”的地块且经核实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闲置土地,市中区自然资源局积极请示区政府并协调区行政审批局出具该地块无需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说明,上传动态监管系统销号;对于因政府或自身原因造成闲置的土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区政府统一协调,坚持“一企一议”、“一地一策”原则,积极同企业沟通,打通闲置土地处置的难点、堵点。今年以来,市中区累计盘活闲置土地517亩。

(三)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全面解决全区批而未供突出问题,进一步盘活存量,深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为全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提供资源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市中区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50.5亩,预计全年将完成批而未供土地1426亩,超额完成上级任务。

三、守住耕地“基本盘”,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

市中区将整治耕地“非农化”作为当前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作来抓,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置存量,严抓、严管、严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加强耕地保护相关制度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田长制、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踏勘论证等制度印发《市中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把耕地保护纳入镇(街道)党政领导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考核并落实奖惩。二是全方位推动自然资源监管执法方式转变。加强山东省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执法场景的应用,组织镇(街)、村(居)用户参与系统培训,对发现的违法问题及时填报系统、及时落实追踪,对违法行为形成强力震慑,有效减少卫片执法违法问题。同时加强数字赋能,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解决卫片执法中“卡脖子”关键问题,提高了卫片执法和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的时效性、精准性和系统性。三是全年度做好自然资源执法动态监管。按照制定的巡查方案和巡查计划,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开展区级和镇(街)两级动态巡查。今年以来区自然资源局执法人员开展日常巡查40余次,有效强化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源头”管控。

(二)“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遏制“非农化”。市中区紧紧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严起来”的工作要求,落实“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工作机制,以卫片发现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和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双清零”工作推动耕地保护。对于卫片执法和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工作中发现的“非农化”问题,建立镇街帮包责任机制、镇街整改违法行为每日调度通报机制,对违法占用耕地建设厂房、道路、钢结构大棚等“非农化”问题采用压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实地指导监督整改等方式对“非农化”违法图斑进行持续督导、持续整改,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及时消除违法状态,严格保护耕地。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