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龟山风景区
龟山风景区位于枣庄市区东北16公里,紧濒境内唯一的中型水库——周村水库,北临国家级森林公园——抱犊崮,西、南两面群山环抱,流域面积约22.33平方公里,龟山先后被评为“省级地质公园”、“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森林公园”。
龟山,因山体形状酷似伏卧龟而得名,龟山海拔高度300余米,山顶周围悬崖峭壁,密布历代绿林豪杰设置的旗杆眼座,惟有南、北两面可自然上下。龟山风景区奇峰、异石、溶洞、山泉、森林以及水库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蛇山、草帽山等大小山峰20多座,形态各异,成双成对,极为奇特;万亩水蜜桃、万亩板栗、万亩松柏、万亩生态水资源、5000亩蟠龙茶等资源分布其中;龟山风景区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九顶莲花山泉群、西伽河泉群、龟山泉群、马山泉群、老牛口泉群、泉头泉泉群、口子泉泉群等7大泉群,常年性泉眼近100个,是名副其实的“千泉古镇”。 龟山风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140多种,野生动物有70多种,森林覆盖率为68.5%,负离子含量达1万个/m3,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山上还有清朝嘉庆年间木乃伊古墓一座及龟山寺遗址一处,山西侧山崖有多处自然溶洞相互贯通,洞内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笋等,溶洞奇观蔚为壮观。景区现有景点数十个,较大的有百子庙民俗文化园、溶洞、观音堂、山寨、木乃伊古墓、九龙石、老鹰石、八卦园、猴山、水上乐园等。
百子庙民俗文化园:重建的百子庙,彩绘面积5867平方米,石雕面积386平方米,通过石雕、木雕、线雕、彩绘、匾额、楹联、铜钟等艺术手法,以善财五十三参故事、二十四孝故事、飞天佛教故事为题材,充分表现求学、百子、福寿的民俗文化,特别是观音殿因其宏伟的气势、精湛的技艺被誉为全国的第四大殿、山东的第三大殿,百子庙因其求子灵验而闻名。
二、甘泉禅寺
甘泉寺坐落在名山秀水的枣庄北郊风景区腹地,古称伽蓝神庙,又称龙窝寺,为鲁南名寺之一。该寺始建年代已无从查考,明朝万历年间曾进行较大规模重修。
至近代仅存遗址,1992年重建,因拥甘泉而正名甘泉寺。占地10.7亩。寺内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窑神殿、东西配殿,两侧为连接长廊,院内有放生池、甘泉、千余岁银杏树及各种古树,寺内还存有历代修建寺院的石碑。大雄宝殿塑金身佛像三尊,配以十八罗汉,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放生池内塑有骑龙观音,甘泉水流注池内。
甘泉寺内的银杏树下,有一块石碑立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8年),题为《重修龙窝寺碑记》载:“龙窝寺距邑址三十余里,在平山之东麓,云谷山之前,境幽地胜,中有泉水甘冽异常,旧名甘泉寺。始创无所考,元延祐年间(1314年左右),梁家庄洪宽等重修之……”该碑高约四米,为一巨石该制而成,碑文为明朝光禄寺卿贾梦龙所撰,其弟贾梦鲤所书。碑背面记载着甘泉寺过去的辉煌:拥有良田千顷,寺内僧人逾百,重修时捐资捐助者有数千人之众。
甘泉寺亦历史经劫难,屡受战乱雷火的袭击。到1949年前后,这里已倾圮殆尽,仅存残坦颓壁。1992年,枣庄市市中区渴口镇对甘泉寺施以大规模重修。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雕廊画栋,古色古香;四周院墙蜿蜒曲折,古朴典雅。大雄宝殿内,如来佛祖端坐中央,东西两侧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大雄宝殿前台阶下方是放生池,寺之西北角银杏树下的甘泉潺潺注入,(甘泉寺因此而得名),池内游鱼嬉戏,增添无限生机。
1996年4月,甘泉寺被批准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如今的甘泉寺又在放生池前新建了天王殿,殿两侧同时建起东西走廊,与东西厢房连接,同时还建起斋房、般若楼,能同时解决300余人食宿。2002年底,甘泉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A级旅游景点。
在重建甘泉寺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还发掘整理了元、明、清等朝代有关重修甘泉寺石碑十二块,并在重建后的大雄宝殿右侧建起了碑林。其中有一块雕龙石碑,为清嘉庆六年所立,此碑记载了枣庄之所以被称为煤城的历史。
甘泉寺如今已成为枣庄北郊园林中心景点,善男信女或到这里烧香拜佛,或来此处一瞻佛祖威仪。随着时间的推移,甘泉寺必将重现昔日辉煌,成为鲁南地区大放异彩的佛教文化圣地。
三、枣庄革命烈士陵园
为纪念各个历史时期为枣庄革命斗争和解放枣庄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业绩,教育子孙后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中共枣庄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枣庄市革命烈士陵园于一九八七年九月筹建,一九八九年三月建成。
陵园坐落在市区光明广场南侧,占地四十一点五亩,建筑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大门为仿古式建筑,恢宏雄伟,与纪念碑相映成辉,“枣庄革命烈士陵园”由著名诗人、原中宣部代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题词。陵园规划有序,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经过近年来的绿化和建设,已初具规模。
陵园内建有“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亭(怀烈亭),占地九百平方米,碑亭为木质结构,仿古式建筑,亭高十0二米,周长一百一十米,纪念碑为青色花岗岩制作,庄重,古朴,深沉,体现了烈士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意志。亭子四周地面和围栏由白色花岗岩砌成,寓意着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无私无谓的高尚气节。碑亭四周有松柏和花桃,寓意着革命先烈的精神万古长青。大门东侧建有烈士事迹宣传栏,展示了枣庄各个历史时期的英模事迹及历史资料。
陵园南部为墓区,建有景点式公墓,安葬着“官地惨案”,解放枣庄战斗中及鲁南战役攻克枣庄战斗中牺牲的二百六十二名烈士遗骨;陵园东部先后投资五十余万元建有烈士碑廊,长30米,宽5米,并树有“青年战斗英雄”安保全、“爆破英雄”马立训等著名烈士墓碑,碑廊周围苍松翠柏,绿树常青,表达了人民对先烈的怀念之情。
广场南部耸立着由原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同志题词的卧式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长十五米,高0五米,外形壮观,气势雄伟。纪念碑寄托着人们对革命先烈无限的哀思和敬仰之情;更可告慰先烈英灵,人们定会继承先烈遗志,完成先烈未竟事业。
自陵园建立以来,每年都有数万人民群众前往瞻仰,悼念,全力做好清明节祭扫及烈士纪念日活动,它既是枣庄人民缅怀先烈的场所,又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的称赞。枣庄革命烈士陵园在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坚持“褒扬先烈,教育后人”为宗旨,努力使陵园成为褒扬先烈的圣坛,人们游览的胜地。
四、枣庄市博物馆
枣庄市博物馆位于枣庄市区内,占地16亩,采用具有民国特色的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工艺,集园林、建筑于一体。主楼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共设一个门厅,四个主展厅,四个侧展厅。
枣庄市博物馆是全市的文物收藏、陈列和考古研究中心。
枣庄市博物馆是1984年9月正式建立的一座综合类型的博物馆。馆址坐落在市南风景宜人的龙庭路上,与儿童乐园、科技馆、电业大楼等建筑群体相互辉映,引人注目。馆址南部和东部是宽敞笔直的街道,交通便利,环境幽静。
博物馆主要从事文物收藏、陈列、研究的业务工作。博物馆主展大楼为仿古式现代建筑两翼为二层建筑,中间三层,呈“工”字型。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主线引导法与现代园林建筑相结合,黄琉璃瓦覆顶,既有园林趣味,又显得古朴壮观。博物馆大门为仿古牌坊式建筑,金黄琉璃瓦覆顶,彩枋飞檐,门额嵌白色大理石,留有名人题刻。院墙为传统式仿古建筑,青瓦覆背,起伏延伸,宛若游龙。主展楼前为绿化带,花草树木点缀其间。西南角为二层建筑的办公楼,呈曲尺状,楼中设有办公机构。一楼为文物库房、保管部、摄影室、馆长办公室等。二楼资料室、会议室等。主展楼面积3320平方米,陈列面积2250平方米。共分九个展室。主展楼大门为仿汉阙形式,两侧对称镶嵌两幅白色浮雕图案,右侧为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左侧为战国风鸟图案。大门上方黑大理石门额题刻“枣庄市博物馆”馆名。展室内部宽敞明亮,装饰一新,各展室均设有电视监控系统。一楼展厅为“枣庄历史文物陈列”,展示自北辛文化迄于明清反映枣庄历史上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物,使观众借以了解枣庄,认识枣庄。西大厅分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等单元。展示造型精美的陶器。磨制工细的石器、工艺精湛的铜器等文物,辅以图表、说明和照片,使观众对枣庄先秦时期的历史一目了然。东大厅陈列主要是汉代至明清文物,有陶器、铜器、石雕、瓷器、佛造像等。配以汉画像石拓片、古城址照片、器物摹本和说明,力求生动活泼,融知识性与观赏性于一炉,二楼展厅为书画专用展厅,厅内有高3.3米的悬挂字画的板墙,一次可展出字画三百余幅。主展楼后面是小巧玲珑的花园,两侧以花墙和月门相隔。园内居中建有一座仿古游廊式的汉画像石廊,廊内展出汉代画像石刻60余块。其内容有车马出行、杂技百戏、神话传说和楼阁建筑等。在画像石廊旁建有河塘、小亭、曲桥,山桥流水,绿荫覆地。
枣庄市博物馆现收藏各类文物8000余件。重要藏品有全长3.6米的古象牙化石、西周青铜鬲,越铭文戈、汉代石羊、东汉嘉平三年残碑、北齐铭文铜佛造像、战国铭文铜泡、北齐青瓷盘口壶、元白地黑花瓷坛、孙中山先生安葬纪念币等文物。枣庄市博物馆现有职工2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的1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9人。枣庄市博物馆还是一个年轻的馆,随着馆藏文物的逐步丰富,展览内容将日趋完善,枣庄市博物馆将以自己独具的地方特色吸引游人前来参观,向人们展现枣庄数千年的发展史、开拓史。
五、国际洋行旧址
“国际洋行”原名为“正泰洋行”,又城枣庄国际公司。他是1939年初日本侵略军占领枣庄后设的一家商行,以经营五金、布匹等日用百货为幌子,实际上是日本侵略军以退役军官为掩护而暗设的情报点,秘密从事间谍活动的大本营。
六、鲁南古玩文化城
鲁南古玩文化城位于枣庄香港东街,是由市中区收藏家协会和香港天舜置业(枣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以经营古玩收藏品为主,兼营书画、奇石、根雕、盆景等。香港街全长889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东街4.2万平方米,是枣庄市街面最宽、街道最长、景观设计最美的一条商业街,已有河北邯郸、四川成都等20多个地区的150余家客商落户,投入经营。
七、仙坛山温泉小镇
仙坛山温泉小镇,位于枣庄仙坛山风景区内,以峄县八景之首“仙坛晓翠”为背景,依托姑嫂山、胭脂山、白马泉等景点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山东中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8亿元兴建,总规划面积30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3.6万平方米,温泉水采自仙坛山地下1300米深处。富含人体所需的锌、铁、钙等多种矿物质,是集温泉沐浴、养生休闲、生态旅游、会议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度假中心。整个项目突出露天温泉的养生、休闲功能,由室内温泉洗浴、露天温泉养生区、特色酒店区、会议餐饮区、时尚运动区、温泉别墅区六个部分组成,是鲁南地区最具生态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景区之一。
八、东湖公园
枣庄东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占地总面积980余亩,其中水面510亩,主题公园分为文化广场区、体育运动区、水上活动区、滨水休闲健身区、综合服务区、湖心岛文化休闲区等六大功能区,最终形成“二台三园十二画、一湖一岛一翠峰”的景观群。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