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枣庄市市中区“稳就业 保就业”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相关科室、垎塔埠街道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中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刘艳介绍了市中区稳就业、保就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稳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市中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稳就业工作部署,把就业工作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四进(进企业、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三送(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的工作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暨“我就是市中”作风能力大提升大改进活动为抓手,开展“百名人社干部访千企”活动,采取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稳住了就业局势,以扎实有效的举措稳就业保民生。第一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3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4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具体来说,主要抓好了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保主体”,强化用工保障服务。进一步落实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补贴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稳岗用工。一是积极兑现惠企纾困政策。第一季度为1020家单位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69.4万元;为68家企业、169人发放一次性扩岗补贴25.35万元;为 14家企业53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95万元,为企业扩大经营、发展生产提供助力。二是稳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先后与枣庄农商银行市中支行、中国邮储银行市中支行开展座谈,扩展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渠道,第一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0万元;为12家个体工商户、2家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万元;快速启动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工作,为3家企业发放贷款1780万元,有力缓解创业人员和小微企业资金压力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三是扎实开展企业用工保障行动。结合“进企业、解难题、转作风、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调研活动,进一步优化调整用工服务专员队伍,按照“一人一企”“一企一档”“一档一案”的原则,及时、全面掌握各类用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缺工情况,和企业商议制定招工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缺工难题。
二是聚焦“保关键”,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摆在突出位置,多渠道强化就业帮扶。一是深入开展高校直通车系列活动。一季度赴市内外高校开展高校直通车5场次,45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907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次,着力拓宽了各地人才“来枣路”;二是抓实抓细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进一步贯彻落实《枣庄市市中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方案》(市中政办发〔2022〕3号)文件精神,第一季度为城乡公益岗上岗人员发放岗位补贴501.5万元、社保补贴160.34万元,拨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4660.56元;三是扎实推进农民工就业保障工作。为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帮助赋闲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全面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劳动者技能,第一季度配合枣庄创业大学开展“千名农村党员创业行动”,市中区50名农村党员已经参加线上线下培训。
三是聚焦“保服务”,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一是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按照“七有”(饿时有饭吃、渴时有水喝、闲时有娱乐、困时有住处、就业有登记、技能有提升、欠薪有帮扶)标准,进一步完善区级零工市场建设,着力解决零散务工人员临街从事劳务活动影响交通安全、社会治安和城市形象等问题,为零工人员提供更好的求职环境,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招工渠道,使零工服务工作更加便捷有效;二是着力开发就业岗位。第一季度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直通车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场次,461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00余人次,其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903条,服务用工单位34家。三是加强基层平台基础建设。用好“枣工快递”小程序,收集企业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服务,强化“一次办好”“帮办代办”工作意识,加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教育,着力提升基层平台服务能力,努力为全区各类用人单位和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下一步,市中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说,将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政策的力度更大。创新政策宣传,通过“线上媒体日常宣传+线下活动集中宣讲”的方式对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广泛开展政策解读、精准推进。同时做好政策调整衔接,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惠企利民补贴。
二是开拓岗位的力度更大。根据上级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落实“月月有招聘、时时有服务”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后续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专项活动。依托“枣工快递”小程序广泛收集企业招工信息,同时强化零工市场求职信息归集服务,努力实现人岗匹配精准化。
三是创业带动的力度更大。狠抓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延续和调整后的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力争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以上,全力推进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政策落实,进一步激活创新创业活力。
四是促进就业的力度更大。坚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做好就业指导、求职招聘、就业见习等“全链条”服务。持续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广泛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用于托底安置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困难群众。
市中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档案管理与代理服务股股长贾方娜在回答记者关于“今年枣庄市提出了“强工兴产、工业倍增”发展战略,作为人社部门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推行了哪些政策和举措”的问题时说,今年以来,市中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工作部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助企暖企服务,着力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扎实开展“百名人社干部访千企”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一是强化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提振发展信心。实行“政策进企业”延伸服务模式,“一对一”精准为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跟进办理等常态化服务。依托“枣工快递”小程序掌握企业用工计划、招工进度等信息,形成工作台账。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直通车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个性化、精细化供需桥梁。第一季度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场次,461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00余人次,其中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903条,服务用工单位34家。
二是强化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增强主体活力。推进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免申即享,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一季度为1020家单位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969.4万元;为68家企业、169人发放一次性扩岗补贴25.35万元;稳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为企业扩大经营、发展生产提供助力。第一季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0万元;为12家个体工商户、2家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万元;快速启动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工作,为3家企业发放贷款1780万元,切实把惠企惠民政策红利最大化,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强化企业自主评价工作,激发人才活力。全面推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由企业对在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由企业对合格人员兑现待遇,截至目前,市中区具备自主评价资质的企业已达40家,还有6家企业正在提报申请自主评价,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11人,其中累计获证99人,进一步拓宽了技能人才晋升渠道,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人才开发室副主任袁爽在回答记者关于“市中区在服务企业引进人才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的问题时说,近年来,市中区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强化人才政策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部署,面向四大主导产业,全方位谋划,多举措稳定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持续壮大人才队伍,让各类人才各展其能,为工业倍增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创新推进“三年万名大学生引进”计划。建立健全“高校人才直通车”、大学生双选会常态化运行机制,加速青年人才集聚发展,2022年全区共引进大学生3041人;今年第一季度,引进大学生554人,完成全年计划的21%。深化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目前全区在岗“三支一扶”41人,急需紧缺引进各类人才277人;今年预计“三支一扶”还将招聘15人,急需紧缺引进人才120人以上。
二是积极争创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坚持以人才兴产业,实施一链一站(每个产业链至少创建1个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创建活动,推动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争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人才平台赋能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目前,全区已创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处,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2处,累计引进博士2人,实施科研项目28个。
三是全力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水平。以落实大学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政策为重要抓手,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建立“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机制,增强人才获得感。2022年,共为符合条件的358人,发放生活补贴和住房补贴352.1万元;为3名企业人员,申领购房补贴12万元;为17名青年优选,申领购房补贴176万元。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枣庄惠才卡”,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子女教育、配偶就业、医疗等绿色通道服务。目前全区申报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技术技能能手1人,市首席技师12人,枣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累计为51名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枣庄惠才卡”,为22名高层次人才办理子女入学手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2022年新增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5人,增幅7.3%,位居全市前列。
下步,市中区人社局将大力实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工程,努力打造最具吸引力凝聚力的区域人才高地,强力推动人才赋能工业倍增计划。一是集聚青年人才。紧紧围绕“三大行动计划”,定期发布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强力推进“三年万名大学生引进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高校直通车,设立高校引才工作站,开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年累计引进大学生3500人。二是提升人才环境。构建“1+X”人才政策体系,发放高层次人才绿卡,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建设青年驿站、人才公寓,畅通专技人员和技能人才通道,探索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采取免审即享、即申即享等路径,打造优质人才创新创业软环境,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三是聚力成果转化。紧盯产业、企业人才技术“需求端”和科研机构人才技术“供给端”,促进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地企合作常态化对接、交流、服务机制,打造“校、地、企”三位一体科技创新生态圈。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为抓手,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人才赋能工业倍增发展跑出“加速度”。
市中区垎塔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金在回答记者关于“垎塔埠街道在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成效,下步还有哪些打算”的问题时说,去年以来,根据省、市、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安排部署,垎塔埠街道以增加就业困难人员为出发点,积极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帮助低收入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展以来共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78人,已实现全员上岗,在工作中具体做到了“四个到位”。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跟踪识别到位。贯彻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坚持把就业困难人员稳岗就业放在首位,参照公益岗上岗人员条件逐户逐人过筛子,摸清摸准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大龄失业人员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底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
二是坚持按需设岗,岗位开发到位。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安置就业困难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困难群众自身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量体裁衣,坚持按需设岗,切实发挥好公益性岗位作用。设置社工服务岗、社会治理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管理服务岗等多类岗位,安置城镇大龄失业人员50人、零就业家庭28人。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兜底帮扶到位。本着“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管理责任,严格对岗位和人员实行“双实名”动态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杜绝“上不上岗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现象,避免公益岗成为“福利岗”“空饷岗”。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综合性公益岗驿站,做优“乐业城南”公益岗品牌,更好地增强公益岗人员的归属感、幸福感。同时做好公益性岗位的日常监管和跟踪服务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并尽力解决公益性岗位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益性岗位开发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四是完善退出机制,人员储备到位。对因辞职、死亡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等原因离岗的;或因违规上岗、不服从管理等需要清退的,按照文件要求解除协议,同时在系统内进行公益性岗位人员退出,并按流程及时对空岗进行补充并公示。同时聚焦人社领域工作任务,着力抓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岗位蓄水池”、“待岗人员蓄水池”、“流动岗位蓄水池”工作,积极储备岗位、储备人员、储备流动岗位,不断推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良性循环,可持续性发展。
下一步,垎塔埠街道将按照“稳就业、保就业”的要求,精准摸排底数、科学设置岗位、强化服务管理,尽可能安排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城乡公益岗就业增加收入,努力实现居民充分就业和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