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今天是:

无障碍| 繁体 | 简体|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回应关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动 > 回应关切

权威发布 | 聚焦“老、小、弱” 投资6.5亿元用于学校项目建设 发放保障救助金1.1亿元 开建6处照料中心和长者食堂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2-18 08:49

12月15日,枣庄市市中区 “八大提升突破工程”系列发布会之“民生福祉提升突破工程”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召开。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央、省、市、区多家媒体单位的新闻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发布会上,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全介绍2022年“民生福祉提升突破工程”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区教体局紧紧围绕“民生福祉提升突破工程”,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服务能力,全区教体事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聚焦优先保障,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全区投资6.5亿元新建改扩建东湖小学、四十一中南校等项目5个,累计投资1655万元,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所,小区配套幼儿园2所。利用扶贫协作资金200万元,改善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强化教育助学工作。全年发放各类助学金11468人次545.81万元,减免学杂费(保教费)1461人次202.78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449人、申请金额1558.74万元,切实解决了困难学生就学问题。

二是聚焦优质均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强镇筑基”三级改革试点工作,西王庄镇成功升级为省级试点镇。扎实做好中小学“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施强校扩优。十六中实验校区、民办辅仁高中顺利办学,高中招生计划增加1300人。十五中光明路校区顺利投入使用,区实验中学托管永安镇中学,十五中与二十六中结对共建。提升教学质量。拟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高位推动质量建设。全区小学教学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初、高中质量大幅提升。疫情期间,同步推进双线教学,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实效。

三是聚焦能力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壮大师资队伍。积极补充中小学编制,核增事业编制81名,周转编制1050名。公开招考教师187名、接收公费师范生24名、域外回引教师52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模范引领。全年聘任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人,中小学副高级教师71人。16位教师获区“最美教师”称号,15位教师获区“教书育人楷模”称号,1位教师获市“最美教师”称号,1位教师荣获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个班主任工作室获省级称号。

四是聚焦守正创新,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深化。深化督导改革。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有关部门、镇街和学校切实履行教育职责。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扎实落实“双减”政策,探索形成“164”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法。加强区职业中专建设,推动职教创新发展,区政府与北京凡华教育成功签约,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奠基开工。

五是聚焦守牢底线,安全防护水平有效提升。严守校园安全。发挥176人综合安管员队伍作用,实施全时段全覆盖安全管理。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多部门联合开展消防、交通、防溺水等专项检查,推进应急演练常态化,2所学校被评为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六是聚焦服务为民,治理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全区76所学校全部设立家长接待室,搭建育人连心桥;分3个层面组织开展“大调研、大改进、大提升”工作,常态化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倾听家长意见建议。深入推进“课后服务、营养餐配送、自修室开放、学校公共资源开放”等四项服务,惠及学生5.9万余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始终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下一步,区教体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向市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迈进,加快绘就教育民生福祉新图景。

区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静介绍2022年“民生福祉提升突破工程”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围绕“民生福祉提升突破工程”,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等特殊群体,在社会救助、社会养老、基本服务等方面强保障、促提升,求突破,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一、在提升社会救助保障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将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孤儿、残疾人等9类服务对象的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减少价格变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全年共保障各类救助服务对象2.1万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及其他补贴1.1亿元。

二是提升社会救助保障能力。立足早知道、早发现、早救助和全面救助保障,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实施资格认定“静默认证”,整合社会帮扶力量,主动送政策、送保障上门,让群众在“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的情况下享受到社会救助和保障。今年以来,累计将541名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对87名群众实施临时救助,为136名群众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为2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基本生活补贴。SMA靶向治疗药物受益第一人的李佳树,通过整合社会帮扶力量,为小佳树注入站起来的力量,给其家庭好起来的希望。

三是提升特困人员照料水平。聚焦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部分经济困难老人基本生活需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部分经济困难老人,常态化开展入户探访、健康监测、心理慰藉等照料服务。

四是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水平。推进未成年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各镇街配备儿童督导员,各村(社区)配备儿童主任,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队伍。

二、在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上求突破

一是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以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大护理型床位供给,大力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工程,全区新增342张护理型床位,全区6家敬老院今年全部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二是强化社区养老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开工建设6处日间照料中心和长者食堂,实行“中心带站”社区居家养老联网运营,引进3家专业机构,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互助养老服务。

三是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以对养老机构安全隐患“零容忍”的高度责任,建立养老机构“四位一体”安全监管机制,开展养老机构常态化安全检查,对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实行闭环式管理,整改安全隐患。

三、在推进镇街社工站建设上全覆盖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全区新建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8处,提前一年实现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全覆盖。按照“统一内部制度、统一标牌样式、统一标牌尺寸”的要求,全区镇街社工站大部分依托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有的未成年关爱保护、老年人服务和志愿服务等服务设施和资源,均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办公设施。

二是明确服务对象。开展镇街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调研,明确镇街社工站服务方向和服务对象。经充分调研,征求意见建议,全区镇街社工站服务方向为“一老一小”群体,面向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经济困难老人、留守老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重点开展照料服务、健康监测、心理辅导、课业辅导等服务。

三是开展社会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11个镇街社工站实行项目化运作。10月份,又通过公益创投的方式,利用30万元慈善资金,针对600多名孤困儿童、经济困难老人、留守老人等开展社会服务。

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稳步推进学校建设。今年,全区共投资6.5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建设项目5个,分别是区实验中学二期改扩建、光明路中学一期、东湖小学改扩建、四十一中南校改扩建、区职业中专迁建等项目。截至目前,区实验中学高中部、光明路中学一期2个项目已于8月底投入使用;东湖小学综合楼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区实验中学二期改扩建6号教学楼正在进行窗户安装,食堂主体结构已封顶;四十一中南校改扩建、区职业中专迁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为进一步擦亮“学在市中”教育品牌,2023年计划推动十六中南校异地扩建、东海路小学新建、四十六中改扩建等3个项目。其中十六中南校异地扩建项目占地129亩,计划投资3亿元,建筑总面积68500平方米,新校规划60个班级,可提供3000个学位。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清表工作,即将开工建设。东海路小学、四十六中建设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体育惠民方面,一是加强体育顶层规划设计。制定出台《市中区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市中区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指导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二是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 “云上健步走”、“线上太极拳”等系列活动。三是做好基层体育普及普惠。目前,全区有较大规模健身广场、体育公园以及口袋健身公园20余处。2022年新成立单项运动协会3个,新增体育类经营机构3家。全区体育彩票新增销售网点7家,截至目前,体育彩票销量完成1.45亿元,有力助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区民政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入冬以来,区民政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本职工作,聚焦特殊群体,心系困难群众,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

一、多渠道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入12月以来,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金、特困人员供养经费、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819.5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城乡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以及孤困儿童发放取暖补贴348.27万元,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二、全方位保障老人安全温暖过冬。开展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大检查,针对冬季气候干燥易引发火灾的特点,对采用燃煤取暖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部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降低意外发生率。

三、分类别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储备棉衣、棉被、食品等救助物资,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准备工作。坚持因人制宜,对19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分类救助,妥善安置,避免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区委、区政府对镇街社工站建设高度重视,把社工站建设纳入了全区“八大提升突破工程”,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导。今年新建8个镇街社工站,提前一年实现了镇街社工站全覆盖目标。

一、完善社工站硬件设施建设。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本着整合资源的原则,坚持一室多用、多站合一,充分利用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关爱、志愿者服务等场所和资源优势,市中区的镇街社工服务站大部分在镇街的新时代实践所的基础上建设,推进社工站、未成年保护站、志愿者服务站等多站合一,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统一标牌和制度。按照统一尺寸、统一材质、统一版式的要求,为全区镇街社工站统一制作社工站标识牌。三是配齐人员和设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工作者转化、专兼职结合等方式,为每个镇街社工站配备1-2名专业社工。

二、明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立足于社工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市中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仍围绕“一老一小”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重点针对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部分经济困难老人、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服务。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部分经济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卫生清洁等服务。针对孤困儿童,开展作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完善社工站投入机制。立足于市中区实际,拓宽社工站服务经费投入渠道,采取财政资金购买服务、慈善资金公益创投的方式,为社工站提供资金保障。4月份,积极争取30万元财政资金,针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领取护理补贴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开展服务。10月份,利用30万元慈善资金,针对经济困难老人和孤困儿童开展服务。

中共市中区委、市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市中区大数据中心建设 地址:枣庄市市中区君山中路321号 邮编:2771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921308 举报邮箱:szqxxglzx@zz.shandong.cn

网站备案:鲁ICP备0700259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020008  鲁公网安备:37040202000003号